时间:2018/3/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腊八那些事儿

王少华

说起腊八,眼下就到了。今冬无雪,这腊八也就显得干巴巴的,没有了往年的声势,有点尴尬。也是,这几年雪藏于冬而显于春,冬日艳阳高照,唯缺白衣仙子的造访,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时,难免就有点怀念小时侯寒冬腊月的雪,寒冬腊月的那些事儿……

记得那是七八岁的光景吧,一到腊月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这时,各家各户就都张罗过年的事儿,而最先有节日气氛的先数腊八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出门冻煞。这在三十多年前绝对不是瞎话。天出奇的冷,用滴水成冰也不为过。“三九四九不出手”也就是说的这一段时间,一出门,一股白乎乎的气呼出,腾云驾雾般在脑际前后萦绕着,如置身于仙境;身上穿着厚墩墩的、有点笨拙的棉祆棉裤,在大冬天里摇摇摆摆活像个大企鹅,现在想起来特別搞笑。清楚地记得腊月初七那天,厚厚实实地墩了一场白雪,天地刹时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院里的铁丝像卷着毛茸茸的一股长长的白棉花圈,屋顶严严实实地盖了一层松软的银被子,地面整个一巨大雪毯,踩在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下午放学了,我们小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拎着个藤条编的筐,到野外的冰凌地里刨冰人儿,这时冰面硬梆梆的,得用凿子凿开,找出形似小人儿的冰样儿,小心翼翼地放到筐里,生怕碰坏,变了形。刨冰人儿的过程是有趣的,野外到处是大人小孩的欢声笑语,小伙伴们冻得红哧哧的脸蛋上个个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顺便再玩一阵扔冰块、雪球的游戏,你追我赶,光的嘟溜嘟溜的冰面一不小心就擦倒了,却一个个如石头蛋般耐实,马上一骨碌站起来再投入“战斗”。回到家里,天已黑下来了。这时,我们争着抢着把刚才的“战果”——“腊八人”立于门口两侧:街门口、堂门口等所有的门口都要立上,院子有影碑的,两侧也要放上。等着第二天早上,把腊八粥置于腊八人顶部,叫供“腊八人”。具体“腊八人”跟谁有关系,为什么要供,我想这可能跟庄户人家的信仰有关吧。

晚上,就是娘开始忙碌的时候了,因为第二天早上要在阳婆爷上来之前吃完腊八粥,要不会“红眼”的。所以必须在头天黑晌就开始做准备,先把洋黄豆或者豌豆等用水泡至鼓鼓的,再放上碱倒在锅里狠劲煮,直到豆子变得红红的,绵绵的,就可以捞出来,等第二天早上用。严格地说,腊八粥至少要用八种原料。不过这要以本地出产什么而论。所以“腊八"也有表达丰收之意。那时我清楚地记得,地里作物简单,咋也凑不够八种,仅有也就是洋黄豆、豌豆、高粱、几样。娘三四点就摸黑起来,用头天夜里沥出的豆汤做成小米粥,等到快熟了再把熟豆子倒在上面。按理说应放白糖或红糖,可当时家里一年也买不上一斤糖,谁敢那么奢侈?只好放上少许糖精,焖上半个小时就可以揭锅吃了,但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木勺子把粥和匀,使劲搅,直到黏得筋韧韧的为止。这样,一顿香喷喷的“腊八粥"就做好了。光有饭不行,腊八早上的菜也是很有讲究的,大多用的是秋天腌菜时舍不得扔掉的根须部分,我记得最常吃的是芥菜刮后剩下的芥菜毛毛,用水洗干净了和上冻豆腐,一起烩上一大锅,足可以比平时就咸菜的日子有味道。热腾腾的腊八粥,端上来一眨眼的工夫被我们这些馋嘴孩子一扫而光,末了,还要吧嗒吧嗒小嘴,重新回味一遍甜丝丝的感觉。

虽然童年的往事已渐行渐远,但却在脑海留下了永恒的美好记忆。当时的生活看似清苦,却是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一碗腊八粥,再也找不回娘的味道;一个故事,永远也没有了土炕上的温馨;一场冰天雪地的嬉戏,渐渐地留在了昨日的梦里。

时隔多年,又逢腊八节气,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难言在心头涌动:父母已相继过世,他们带给我的幸福昨日一去不复返,再次端起腊八粥的碗,盛满的是一段亲情的思念,我会把这段美好的时光讲给我的孩子,让他也知道腊八曾经发生过的那些事儿。

作者:王少华

MORE延伸阅读

??广灵精彩回顾!

??年广灵第一场认真的雪

??13次春晚,她的真实身份却今天才被曝光

??如何一秒钟将纸上的字提取到手机上

??灯火璀璨不夜城,犹如银河落广灵

??央视《东西南北贺新春》走进广灵,现场热闹极了!

广灵热线透视社会现象融入百姓生活

聚焦热点焦点荟萃精典精华

赞赏

长按







































西安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