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我记事起,故乡有一种食物虽谈不上有多么美味,但它醇香的味道却一直留存在我的味觉深处。这背后,有的不仅是对食物味道的记忆,更多的是我对家乡记忆的亲切。这种食物就是广灵豆腐干。小时候,每年暑假都会回广灵老家。下了车一进门,还没顾上放下东西,奶奶就从热气腾腾的大铁锅里拿出一小碗豆腐干,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豆腐干的醇香味道扑鼻而来,馋得我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这种刚出锅还腾着热气的豆腐干嚼劲十足,弹牙爽口。豆腐干经过八角、桂皮、良姜、花椒、小茴和丁香这五种调料的炖煮,那愈发醇厚的黄豆味道扩散了整个口腔,那一刻,我觉得这世上最好吃的食物就是老家广灵的豆腐干了。后来因为读书便很少回老家了,但最盼望的就是有老家的亲戚来或是父母回去上坟,为的就是老家的那一袋袋五香豆腐干。大同也有豆腐干,要不就是硬的嚼不动,要不就是咸的齁嗓子,都没有老家豆腐干的那种香软醇厚的口感,即便是广灵人在市里叫卖的广灵豆腐干也总是缺少老家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儿。后来,我才知道老家广灵县的豆腐干与别的地方豆腐干不一样的原因,除了作为主要原料黄豆的用量不同和加工手艺差异外,最不同的就是水,广灵号称塞北小江南,那里水源丰富,水质甘甜可口,堪比泉水,故用它做卤水煮出来的豆腐干风味最是出众。生女儿那年,我奶水不足,全家人想尽各种办法都不管用。同为老家广灵的婆婆就托人捎回一袋油皮,也叫豆腐皮。饭前,婆婆将油皮整张在开水锅里一过,然后切段,拌上香葱、香油和盐;或是在一张整油皮里卷上两到三根豆腐干,蘸着大酱和香醋吃,豆子的味道就能在嘴里以及胃里徘徊好久。我接连吃了几天,奶水便涨了起来。婆婆便“迷信”地和我说:“咱们都是广灵人,根就在广灵,无论走多远,身体里只认广灵食物的味儿。”后来我才了解到油皮是豆浆锅的表面凝结的一层薄皮,用一根长长的筷子撩起晾干后就成了一张张金黄色的皮子,是一锅豆腐的全部精华,可不是就是下奶的良品。最神奇的是一岁后的女儿不爱吃饼干,却喜欢抢着吃豆腐干。 如今,每天广灵来往大同的车也多了起来,能吃到广灵的豆腐干也不再是一件难事,以至于我们家餐桌上隔三差五的就有广灵豆腐干的身影,而且先生在家喝酒时也最爱用豆腐干佐酒。一次陪母亲去市场买菜,有个老乡大声喊着:“广灵豆腐干,广灵炸豆腐!”我和母亲走上前一瞧,黄澄澄的炸豆腐还散着浓浓的麻油香味,我与母亲嘀咕:“未必是真的,也许是广灵人在大同制作的。”母亲笑着说:“我一尝就知道了”,伸手便取了一块炸豆腐,咬了一口后满脸喜悦地说:“果真是广灵的炸豆腐,是咱们老家的味。”原来,无论身在何方,胃都指着家乡的方向。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可以治好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