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是最好“连心桥”,如何将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的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让群众满意,以此促进社会和谐,广灵县公安局用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扎实有力的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今年以来,广灵县公安局紧紧围绕省市县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总体部署,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置于整体公安工作一同谋划、一体推进,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打防主业、优化服务环境、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 党建+队建 忠诚警魂更加坚定 “我是中国人民警察,我宣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近日,在铿锵有力的誓言中,广灵县罗疃公安检查站临时党支部主题党日正式开始。检查站全体民辅警面对警旗高举右手,重温誓词,彰显了他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好环京护城河的坚强决心、必胜信念。 该局始终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从思想上定标、行为上立规、氛围上造势,全面提升全局党建工作水平。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领导小组,制定了《广灵县公安局党建工作责任分工》,形成了县局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两级责任制。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各党支部从基本职责、工作标准、制度台账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所有党建阵地做到了有场所、有标志、有党旗、有资料、有制度“五有”标准。 全局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完善了“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先后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0次,开展主题党日4次,谈心谈话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党的组织生活质量,确保党组织生活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完成13个党支部的“全面体检”,开展了“红旗党支部”创建,评选出“红旗党支部”2个,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为强化党建成果转化,该局聚焦主责主业,紧盯中心工作,在服务民生、疫情防控、重大安保、春季防火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解决了党建“两张皮”的问题。今年以来,成立党员防火先锋队1个,防火志愿服务队1个,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4个,临时党支部4个,制定激励和关爱疫情防控一线民辅警举措6项,挖掘选树先进典型2人,一线送奖10人次,用党旗引领警旗,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打击+防范 平安根基更加扎实 “谢谢你们追回了我的钱!”3月8日,雷某将一面锦旗送到刑侦大队,感谢民警帮助其挽回被骗的1.7万元。 今年以来,该局以“平安广灵”建设为引领,以“扫黑除恶”常态化打击为龙头,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电信网络诈骗、吸毒人员大收戒、“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打击力度,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制定出台了《广灵县公安局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的实施方案》,在深挖整治、长效常治上下功夫,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考核工作位列全市第一。 牢牢把握“治安必治毒,治安先治毒”工作理念,深入开展吸毒人员大收戒专项行动,吸毒人员“擒狼入笼”强戒、社戒数分别位列全市第二。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电诈案件止付金额万余元,止付率.49%;冻结资金51万余元,冻结率.61%,累计资金返还13.9万元。 持续推进“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累计注册7.68万人,排名全市第三。持续开展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等“四项机制”和“分钟”快反机制,强化作战小单元应急处置,快速稳妥处置各类警情。全县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9.68%,破案数同比上升60%。 科技+人力 治理渠道更加广泛 “没想到丢失的钱包失而复得,非常感谢壶泉派出所的民警,报警仅两个小时就找回来了。在广灵居住,很有安全感!”今年4月24日,舒惠社区居民王女士在壶泉派出所拿到失而复得的钱包激动地说。 这仅是广灵县公安局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为群众安慧眼、保平安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公安局大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打造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借力“雪亮”“天网”工程助推平安广灵建设提质增效。目前,全县已建成22个智慧安防小区、4个智慧社区警务室,全县65家学校、11家加油站、7家银行、2家医院智慧内保覆盖率%,“雪亮工程”路视频监控、路社会资源视频监控全部接入县局指挥中心。 以派出所长、社区民警进乡(镇)、社区(村)两级班子为支点,以社会群防群治力量为骨干的“网络化”工作体系,全县8个派出所的所长兼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平安书记),30名民辅警兼任社区(村)支部副书记(平安书记)兼警格长,在全县9个社区、个农村组建了治安巡逻队伍和农村治保会,由社区民警带领村干部、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社会力量参与治安巡逻防控、矛盾排查化解、法制宣传教育等工作,真正实现“户户有人访、事事有人管”。今年以来,全县农村地区治安警情、刑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0.6%、22.9%。年全县无警情村占比34.1%,年截至目前,无警情村占比41.8%。 年11月18日,经过民警耐心地调解,南村镇周图寺村民贾某、唐某终于握手言和,这起因家养牲畜饲养问题的“绿色纠纷”很快得到妥善处置。“群众纠纷不仅是利益矛盾,很多时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怄气,需要我们去捋顺群众的气,才能将矛盾彻底化解。”接处警的民警陈全杰说。 今年以来,该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机制,在全县8个派出所建立了调解室,创新“红橙黄绿”赋色工作法,即将处理难度低、能够立即解决的事件标注绿色,采取首问办结制,及时处理办结;将处理难度较高、不能立即解决的纠纷标注黄色,由社区民警研究具体处理意见,及时办理;将情况复杂、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事件标注为橙色,由民警进行耐心解释,及时研判提出解决办法,承诺解决时限;将突发性、应急性等矛盾纠纷标注红色,联合综治、司法等部门共同处理,加快矛调进度,确保按时处理。如此一来,真正让社区民警“进得了家门、坐得上炕头、聊得了家常”,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今年以来,累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起,构建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线上+线下 服务群众更加到位 “你好,我父亲今年86岁,身份证早就过期了,由于腿脚不方便一直没有办理。这样的情况能不能上门办理呢?”“别急,可以的。”这是发生在广灵县公安局加斗派出所户政大厅的一幕。 今年以来,按照全市公安机关统一安排部署,该局深入开展“微笑展示形象,服务提升效能”主题活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全面落实户籍窗口“1+9工作机制”,不断优化便民举措,用微笑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亲商帮商机制,对70个全县重点项目实施警企“一对一”服务,指导内部安全防范,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困难50余件。 不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进一步扩大服务内涵,创新便民举措,努力实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更精准、更便捷、更高效。全县8个办证大厅设置了便捷服务台和优先办理“专项窗口”,提供加急办证和上门办证服务。深化户政管理改革,持续推进派出所“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全面推进户口迁移“跨省通办”,户籍信息证明开具、出生登记、死亡注销、身份证办理四项业务“全省通办”,以及省内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针对辖区残疾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民警采取集中采集人像、上门办理方式,共走访群众余户,上门办证、送证人次,实现“让民警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本报记者刘宏明通讯员贺敬天 (责编:李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