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发布《关于年度第二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公告》,医院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救治好胸痛患者,就是保护生命线。医院通过多学科合作,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评估、诊断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救治效果,降低高危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医院高度重视胸痛中心建设,从制度层面、人员配置、医院建设等方面多举措齐头并进,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救治能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胸痛中心多学科合作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诊疗绿色通道,显著降低了胸痛患者的确诊时间,为胸痛患者救治提供全面保障。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极其严谨和严格,包括资格审查、初审、联盟预检、网审、暗访及现场核查等多个环节,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标志着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更多急性胸痛患者将因此受益!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为全力铸就生命绿色通道,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胸痛中心团队成立两年来,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急救医疗系统(EMS)。经过不断的优化流程,目前,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的平均时间,已经缩短至70分钟左右(国家标准90分钟),远低于国家标准值。而优质高效的医疗水平,使这条绿色通道展现了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一个个胸痛患者创造“心”的生命奇迹。 急性心梗患者呼吸心跳骤停 生死时速抢救创造生命奇迹 点击查看案例内容:心肺复苏30分钟,电除颤10余次,两院生命接力!患者遭遇生命垂危 医护16小时通宵鏖战 点击查看案例内容:突发胸痛!市一院16小时通宵鏖战抢救 如上述案例中的“生死较量”,对于市一院胸痛中心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在医院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全力抢救下,这些患者的病变血管都在最短时间内被打通,生命得以重新绽放。 多学科联合 缔造胸痛中心急救体系 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由各类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梗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发生胸痛,需要争分夺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现、确诊并救治,急性心梗患者发病初期90分钟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因此,对于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高汉华坦言,过去很多患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错过了诊治的最佳时机。 为了让急性心梗患者、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更快的时间内得到救治,年3月,市一院胸痛中心正式启动建设,并于年8月全票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年11月16日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的认证。 年3月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 高汉华介绍,建立胸痛中心,可以按照科学程序,通过严格的流程和现代化管理措施,整合各种技术力量,使胸痛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按照医学常规和指南进入诊治程序,得到最及时规范的诊断治疗。 胸痛医院优质的医疗技术力量,更不是单一科室的水平提升,而是体系建设,是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实力的展现。据悉,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心内科、CCU、心脏外科、介入科、介入导管室、检验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组成,具有专业医生团队46人。 据介绍,该院心血管内科是惠州市医学重点专科,是惠州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主委单位,可全天候开展冠心病的各种介入检查及治疗,各种类型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等,每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数百例,还可以开展先天心介入治疗。 市一院心脏外科是惠州市心血管外科质控主委单位,近3年来,不断勇攀高峰,业务水平在许多领域已达到省级先进水平,能常规开展各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后天性获得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低龄低体重以及高龄危重患者的手术治疗都曾填补本地区心脏手术领域的空白;而介入血管科是目前惠州地区较齐全的独立专科之一,可独立完成StanfordB型及部分A型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有较丰富的治疗经验,技术水平惠州地区领先,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由上述“拳头”科室为核心成立的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相互协作,优化救治流程,提供快速而准确的危险评估、诊断以及规范的治疗,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开辟快速诊疗通道。受年新冠疫情影响,市一院排除万难,进一步优化疫情下的胸痛诊疗流程,使得各项关键指标良序发展。截至目前,市一院共接诊急性胸痛患者例,实施PCI手术约例,急诊PCI手术将近例。 24小时待命应急抢救 院前院内无缝连接 遇上急性心梗患者,就像与死神赛跑,抢救就是争分夺秒。而胸痛中心是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的“高速路”。对于胸痛患者来说,尽早开通救治通道,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D-to-W,也叫入门到导丝通过时间。这个在心脏救治领域备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