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本轮疫情对我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原定8月份的休假探亲被迫推迟。本着不给国家添麻烦,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原则,昨晚跟老妈通电话一致商量出这个最终决定。放下电话,心中释然,却又失落,毕竟紧锣密鼓地准备了好久。今天,翻出5年前发在美篇上的一篇旧文,再回味一下。希望今年的金秋十月能够顺利休假探亲。原标题:《影像日记:金秋十月故乡行一路归来一路景》我的故乡在山西大同灵丘,距离昆明约公里。从年开始,每年国庆我都要自驾回故乡探亲,到现在已经连续第四年了。国庆七天长假加上年休还有四年一次的探亲假,这次可以有一个多月的假期。已经连续几年自驾长途奔袭的我对于国庆出行有了相当的心得,概括起来就一个字:早!起床要早出发要早,投宿尽量越过大城市。比如这一次,首先我出发早,9月0日就出发了,经昭通、宜宾一路通畅一天行车公里晚上到达广元投宿;10月1日早上6点就从广元出发当天晚上就到达山西运城稷山县投宿;本计划第二天还是早上6点出发,结果可能是离家近了太兴奋,凌晨2点就醒了,再无睡意!那就起床走!于是点钟就出发了,这个时候高速上哪有车啊!正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10月2日中午就到家了。最香不过家乡饭。10月日,回到老家看一看我出生到长大的故乡——牛角岭。因为现在家人已搬到县城附近的落水河村居住,老家的老房子已经十几年没人住了。侄子侄媳和夫人陪着我回了村。我当年邻家的兄弟当支书,带着我们到处走走。这里就是我小时候和小伙伴玩耍的地方,当年情景历历在目。我家的老房子,当年我就出生在这里,一直长到18岁。如今多年无人居住,已成这般模样,看着好心酸!生我养我的地方,再也回不到从前。放飞无人机,航拍一下我的故乡。大片的庄稼已经收割,地里显得有些荒凉。(请横屏看)小时候,我经常仰望着天空盘旋的雄鹰发呆;现如今,我终于化作雄鹰盘旋鸟瞰我发呆的地方!10月4日,多年没有下地干活的我,也帮着我哥收割了一天玉米。每次国庆探亲回来,总是赶上秋收大忙,哥哥嫂子、侄儿侄媳以及我带着媳妇一大家子齐上阵,人多力量大,五亩玉米很快就收拾倒了。晚上,在妹妹家吃三面大饺子(莜面、苦荞面、淀粉面)10月5日,继续帮哥哥秋收。早上到地里先放飞无人机,看看从高空鸟瞰哥家的几亩地是个什么样子(画面下方打五角星的地方)俺是农民的儿子!农忙时节,上午又掰了半天玉米棒子,本来下午还要去,结果哥嫂怕累着死活不让去了。我专心干活,夫人给我拍了一张农民照。看我干活的样子还像个农民吧?没错,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小时候还真干过不少农活。劳动最光荣,照片发在朋友圈,引来点赞无数!太阳下山,晚霞映天空。10月6日,去大同我二姐家,二姐做的油炸糕。我们老家逢年过节必吃的高级食品,用黄米面做的,里面包的红糖或豆沙或者素馅,超级好吃!要问黄米面是什么东西?就是黄米磨成的面;要问黄米是什么?就是黍子褪了皮;要问黍子是什么?自已网上搜索一下吧。10月7日,媳妇假期到了。开车把媳妇送到太原坐飞机回昆明。我在太原住下,第二天要与老朋友们小聚一下。太原天气不错,从酒店窗户拍张夜景。在太原与老朋友聚会之后,10月10返回老家,经大运高速,从新广武出口下来,航拍了广武老城池。如今百姓的房顶都翻新成红彩瓦了,只有四周的城墙还能看到历史的印记。再顺道航拍了一下应县木塔。下午到家。傍晚,天边飘过故乡的云。这就是我们现在居住的村子——落水河。无人机飞到00米,拼一张全景圆球。10月11日,继续帮着哥嫂去地里掰玉米棒子。为了让我们回家吃上现成的饭,82岁的老母亲一个人在家做了一上午的饭,等我们中午回来,一锅热腾腾的莜面大饺子做好了!老妈太了不起了!

妈妈做的饭最香

下午继续去地里干活,夕阳下满载而归。10月12日,到高中同学庆芳家串了个门,还遇到了失去联系多年、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玩伴。老同学给做的黄糕纯肉,香啊!10月1日,秋收结束。开始走亲戚,带着老妈来到大姨家,大姨非要留我们吃饭,于是两个“80后”的老姐妹一个和面一个择菜,一个擀面一个切面,做了一顿香喷喷的豆角焖面。

还有一盆胡萝卜炖羊肉

饭后继续走,来到三姨家,80多岁的老姐妹平时也难得坐在一起。三姨家的院子也堆满了玉米10月14日,到通往广灵的公路上溜了一圈,发现黄金时节已然到来。吃饭时间,又是一桌家乡美食。莜面、苦荞凉粉……吃吧吃吧吃吧!10月16日,带着老母亲到离村二十多公里的桃花沟转一转。桃花沟水深千尺,不及老母养育情!桃花沟景色很美,这里是典型的太行风情。

杨树金黄,流水潺潺

火红的爬墙虎,一到深秋分外红。老母亲容易晕车,我紧小心慢小心还是给晕了。下车缓一缓,留个影,受晕车影响脸色有些憔悴。10月17日,老妈和大嫂在院子里削萝卜。

中午,老妈又做莜面窝窝。

下午,航拍一下几公里之外门头村的一片杨树林。10月18日,航拍十几公里处的云彩岭盘山公路。10月19日,女儿以及大同的亲人们陪我登上大同古城墙,不禁感慨万千!感谢耿彦波当年的大手笔修,使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旧貌焕新颜。夜幕降临,在城墙上再航拍一下古城夜色。10月20日,来一碗正宗的刀削面。刀削面的发源地,最正宗最好吃的刀削面在大同,这是到大同必须要吃的美食!吃完刀削面,从大同返回灵丘,进入灵丘,下雨了。秋雨中,杨树叶铺满地。我把故乡的秋色通过微博发出去之后,没几天就火了。山西旅游官微、山西交通广播、三晋都市报、山西摄影家协会官微、山西晚报等官方微博纷纷转载。太原道等好几个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