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祖父陈贵和先生逝世50周年祭

陈洪捷

祖父讳陈贵和,字礼斋,年含冤去世,迄今50年矣。那年,他74岁,我10岁。在我童年模糊的记忆里,祖父是一位和蔼、简朴的老爷爷,他会弹钢琴、风琴,能修理乐器,记得他有一个小木箱,里面是他修理乐器的工具。其中各种工具井井有条,让人感觉到一种认真、有序的做事风格。

在过去的50年中,祖父的音容笑貌虽然渐渐淡去,但他的生平业绩却日渐清晰起来。祖父生于晚清,长于民国,卒于文革,在时局变动的70年中,度过了丰富多彩、但也坎坷多难的一生。祖父在山西灵石度过了青少年时代,从小勤学苦读,最终脱颖而出。青年时代在太原、在运城,读书、教书,办学,走上教育和音乐的人生之路。壮年时期,从政、从军,以音乐为武器,鼓舞士气,奔走抗日。中老年时期,背井离乡,忍辱负重,最终被迫害死于狱中。具体而言,祖父一生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1、学生时代。祖父年出生在灵石县城一个贫寒之家,独生子女,九岁丧母,二十岁丧父,在清贫和逆境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但他聪慧、勤奋、自立,17岁考入山西省第一师范学校。祖父只身来到太原读书,并在学校做杂务,半工半读。

山西第一师范学校的前身是清朝“两级师范学堂”,当时为全省的名校。祖父从灵石来此读书,是其一生重大的转折。从18岁到22岁,祖父在第一师范度过了人生关键的六年。正是在此期间,祖父与音乐结缘,发现了自己的音乐才能,从此走上了音乐的道路,音乐教师的道路。

2、教师时期。年,祖父以优异成绩毕业,被推荐到运城第二师范学校担任音乐老师,同时兼任附属小学的音乐教师。据当年的学生回忆,祖父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不但风琴弹得很好(曾获全省风琴比赛第二名),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弹琴时,“神态安详,俯仰自如,两手轻捷地在键盘上飞动,发出优美、和谐、悠扬悦耳的琴声,出神入化,引人入胜。”祖父不但擅长演奏,还从事音乐研究,写词、谱曲,编写教材。年他编辑出版了省立第二师范附属小学《高小国民歌唱集》三册。在学校还成立了“音乐研究会”。祖父在学校中组建了两支乐队,一支是民乐队,一支是军乐队,在学校的各种庆典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

音乐对于祖父,不仅仅是个人爱好,也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音乐中有他的家国情怀,有他的远大抱负,如他在《高小国民歌唱集》前言中所说:

“俾学者歌舞之顷,获进德敦行之益,于不自觉中,将来身历社会,必克籍此发扬,蹈厉鼓吹。文明金钟一响,全国惊醒,将急起直追,以挽既倒之狂澜,堪与列强并驾齐驱,是则予之所厚望也夫”。

祖父的艺术才能不仅表现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在戏剧和话剧方面。据当时的学生回忆,“陈老师是演戏的大忙人,选剧本、组织人选、排练、导演都离不开他。他还亲自参加演出”。排演的话剧包括郭沫若、洪深等著名进步人士的作品。

3、校长时期。年,做了十年音乐教师之后,已进入而立之年的祖父放弃了师范学校教职,想通过办学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动员运城的灵石商界,集资筹股,广罗人材,在运城创办了菁华中学,自任校长。最初开办的是音乐培训班,继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运城私立菁华中学”。

祖父虽任校长,但在一所新建立的私立中学里,经费有限,人员有限,他自己兼任多种工作,又是校长,又是教师(教音乐、数学等),还是校役,事无巨细,他都亲力亲为。祖父坚持办学要严、质量要高,收费从低的原则,自编校歌校训,教导学生“莫忘祖,要自立,救中华,齐奋起”。菁华中学的校歌唱到:

壮志待谁酬,

担荷千秋,

菁华采撷贵诚求。

敬业乐群方有益,

在慎交游。

按級励前修,

百尺竿头。

不恒其德最堪羞,

共挽狂澜凭毅力,

砥柱中流。

菁华中学风清气正,艺术气息浓厚,而且紧跟时代的步伐。“九一八事变”之后,学生们积极参加抗日的活动,还通过音乐、歌曲、话剧的形式唤醒国民。菁华中学每周四天上课,其余三天外出宣传抗日。祖父还亲自编、导了两个独幕剧、一个话剧《辽东泪》和一幕舞剧《战洪曲》。如李蓼源先生所说,贵和先生“以其艺术天才和音乐素养,所谱写之大量抗日救亡歌曲,昂扬了民族精神,鼓舞了抗战斗志,震聋启聩,为广大革命青年和群众所欢迎。在山西革命音乐史上留下了永难磨灭的篇章”。

菁华中学很快就声名鹊起,祖父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学风颇受赞扬。但根据政府的新规定,没有大学学历者,不得担任中学校长。祖父便辞去校长之职,但留任董事长,以37岁的“高龄”报考了山西大学。

年祖父举家迁往太原,开始在山西大学的学业。同时,为了学业,为了家庭生活,祖父还在山西第一女子师范、国民师范以及山西大学高中等校任课。四年后,祖父大学毕业。当年的山西大学,作为中国最早的新式大学之一,是山西的最高学府,地位很高,作为山西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祖父的事业此刻正面临一个新的起点。

4、抗战时期。祖父毕业后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祖父毅然参加了抗日的行列,告别了前半生的教师生涯,开始了一段政治和半军事的生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抗日救国,祖父投笔从戎,以音乐和艺术为武器,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抗日的行列之中。

年秋冬之际,祖父被任命为平遥抗日县长。祖父上任不久,平遥沦陷,他率领县政府南下,并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政宣队总领队,授少将军衔。

政宣队当时不足百人,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学生,前身是民族革命大学艺术队,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为了抗日,走到一起,进行抗日宣传。祖父组织队员每天跑步体操、喊嗓、舞蹈、排戏、练唱、讲演会、辩论会、政治课、业务课,还专门开设了训练班,讲授戏剧、音乐、文学、美术、政治等理论知识和技艺。据当时的队员回忆:

陈领队不仅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而且心胸宽阔,作风民主,既是行政领导,也是艺术权威,既会作词,更善谱曲;往往在驻地的大院子里或打谷场上,队列前摆着一架风琴,给全队讲乐理课,教识简谱,或边唱边弹琴,教唱他新创作的歌曲。随着悠扬的琴声,伴着他浑厚的男中音,边教唱边改动,通过教唱修改,一首新的抗战歌曲就诞生了,很快便会在吕梁山的学校军营、村村寨寨流传开来。

在带领政宣队穿越数县,流动演出,宣传抗战,还编辑出版了《抗战剧本选集》和抗战歌曲集《西北号角》,都颇有影响。总之,祖父率领着政宣队,用行动,用艺术,为动员民众宣传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祖父作为队长,很理解年轻队员们向往延安的心情,也掩护了不少队员投奔延安,因此被阎锡山以“政治走私”名义给以撤职处分。随后又被任命为民革政治研究会总干事,随阎锡山政府到陕西后还担任过山西二联中校长、山西省政府参议等职。

5、西安时期。年抗战胜利,山西政府的官员们纷纷准备打道回府,等待领取抗战胜利金,争取官升一级。但祖父与阎锡山政见不同,不愿同流合污,毅然选择了离开,举家辗转来到西安。

祖父由此回到自己熟悉的教育行业,以教书为生,先后在西北中学、晋兴中学、西北音专、西北工农速成中学等校任教,担任音乐教师,同时被选为陕西音乐家协会理事。但后来由于解放前的经历被定为“反革命”而入狱。出狱后先后在陕西省歌舞剧团担任资料员、下乡劳动、从事乐器修理工作。

在文革中,祖父由于其子陈晓被迫害而受到株连。陈晓在中国人民海军政治部任职,受到林彪一派的迫害,全家均受到牵连。年,祖父以“为反革命儿子招魂,并企图翻案”为罪名被判处徒刑10年。风烛残年的祖父,入狱三月之后便告别人世。

祖父年开始其教师生涯,年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开始了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祖父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音乐人和文化人。他对传统和西洋音乐的激情,对戏剧和话剧的激情,对文学的热情,对教育的热情,无不反映出作为五四运动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风貌和情怀。在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他白手起家,办学育人。无论是音乐还是学校,都反映出贵和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和人生抱负。然而,作为一介有理想的书生,一位有情怀的音乐人,在风云多变的时代中,贵和的一生有太多的坎坷。他有志于办学,却只能半途而废,他有音乐之才,但无法尽情施展。他的一生,从大清帝国走到中华民国,再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很辛苦,结局更是不幸!

祖父留给后世的,是当年培养的一批学生,包括在政宣队培养的一批音乐人才和一批解放后的文化界领导干部,还有《高小国民歌唱集》《鼓号谱》,以及几首侥幸流传至今的抗日歌曲。每当听到他谱写的《辽东泪》《杀敌歌》等歌曲,我都为其高亢雄壮的旋律而感动。如果祖父能赶上“岁月静好”的时代,他一定会留下更多的音乐作品,其音乐才能一定会得到更充分的施展。

祖父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历史不会忘记。年,祖父的一些学生及同事以祖父百年诞辰为契机,撰写了一批纪念文章,追述他作为教师、音乐家和政宣队长的往事,以《弦歌百代》为名而结集。这本珍贵的纪念文集一直仅在亲友之间分享,不为社会所知。今年适逢祖父逝世50周年,我谨对纪念集《弦歌百代》略做编辑补充,交付出版。

这本文集,是对祖父的一份纪念,是对一位山西教育家和音乐家的纪念,也是对近代中国一位普通知识分子的纪念!

安息吧,亲爱的祖父!

来源:陈洪捷美篇(如有版权告知删除)

作者简介

陈洪捷,汉族,年生于西安,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秘书长等职。

图片选自百度

发现更多精彩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