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晚 山西折子戏专场 在昆山当代昆剧院梁辰鱼剧场精彩上演 此次折子戏专场共演出6个剧种,分别是沁源县秧歌剧团有限公司的沁园秧歌《小二姐梦梦》、孝义市秧歌研究会的汾孝秧歌《二圆圆算卦》、晋源区文化和旅游局(太原聚文汇秧歌艺术有限公司)的太原秧歌《翠屏山·闹酒馆》、广灵县艺承秧歌演出团的广灵大秧歌《烈女传·借当》、寿阳县文化馆高跷竹马戏团的高跷竹马戏《三英战吕布》和五台县赛戏团的山西赛戏《调鬼》。 开演前,6家演出单位向我市捐赠了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藏品,市委副书记张月林上台接受捐赠,并向其颁发参演纪念牌匾。 山西省太原秧歌剧团团长、太原秧歌第七代传承人、《翠屏山》中主角石秀的饰演者崔云冬 “我最担心的是,我们这代人如果没有传承好,这个剧种就要灭亡了。这次来到昆山,剧团决定把压箱底的宝物——清朝嘉庆年间手工制作的头箍捐赠给昆山正在筹建的戏曲博物馆。万一这个戏不在了,后代还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它。” ▲太原秧歌《翠屏山》 寿阳高跷竹马戏《三英战吕布》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曹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上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后,刘、关、张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高跷竹马戏起源于明清,多为民间街头表演形式,既有高跷的魁伟高大,又有竹马的彩饰造型;既有人们熟知的戏剧人物故事,又有刀枪剑戟的激烈拼杀。 山西省寿阳县文化馆高跷竹马戏团团长张昌 “我们的演员哪怕不唱戏,每天也要踩着高跷走上两小时。竹马戏中的高跷用当地的榆木制成,两只脚各绑着十几斤重的高跷,每次练习结束后,走路都是轻飘飘的。” ▲高跷竹马戏《三英战吕布》 “山西色彩” 在本场折子戏专场中 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员们俏皮逗乐的扮相 扎实稳健的唱腔 灵动卖力的表演 博得观众阵阵喝彩 ▲汾孝秧歌《秧歌迷》 ▲广灵大秧歌《烈女传》 ▲沁源秧歌《小二姐梦梦》 ▲山西赛戏《调鬼》 观众乔依欣 “奶奶是个戏曲爱好者,平时在家里就喜欢看戏曲频道,今天带她现场感受一下山西戏曲的魅力。” 10月21日演出预告 ◆上党梆子《三关排宴》晚上7点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 ◆山西省折子戏组台下午1点在淀山湖镇影剧院上演。 上党梆子《三关排宴》 ◆剧种介绍:上党梆子主要流布于长治市、晋城市以及晋中部分地区,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上党梆子形成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咸丰、同治年间,道光年间官方称之为土戏,民间称大戏。年5月20日,上党梆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情简介:北宋时期,宋辽交战。辽国战败,肖后率众到三关议和。在议和宴会上,佘太君索要投降辽邦并已做了驸马的四子杨延辉。肖后无奈应允,不料其女桃花公主也要随夫回宋。太后怒责其女,言辞拒绝。公主绝望之下,碰壁自尽。杨延辉随母回到宋朝,佘太君即怒责四郎贪生怕死,不忠不孝,杨延辉羞愧自刎。 ▲上党梆子《三关排宴》剧照 小伙伴们 可以扫描下方两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