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河山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壖。 此为梁红玉祠联,祀宋杨国夫人梁红玉。江淮兵乱,流落京口,见韩世忠而异之,结为夫妇。后助夫抗金兵,平内乱,多立奇功。 (淮安梁红玉祠) 梁红玉或称韩夫人,倒比其夫世忠名气还大,曾有飞马传诏、击鼓抗金、上劾夫君、质对秦桧等佳话,由于战功卓著,首开功臣妻给俸者。 (梁红玉) 要说这位征战沙场的女英雄,还得从宋江时说起。时方腊起兵,梁红玉祖父及父亲皆为武将,因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打小便舞枪弄棒的她沦为歌妓,可舞剑走绳,又精通翰墨,天生神力挽强弓,每发必中。时征方腊已胜,虎背熊腰的韩世忠随军,班师途中,营妓侑酒,二人一见倾心。(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韩绥德人) 后北宋被灭,高宗南逃,内乱被困,令尚在哺乳的梁红玉搬兵救驾;梁红玉立即抱上幼子,策马疾行一昼夜,搬来救兵令高宗脱困,被封护国夫人。 金兵南下,又将高宗追得四处逃亡,先是宁波,后又到海上。金兵孤军深入,亦感不安,遂撤兵,被韩世忠阻于长江,韩仅八千水军,而金兵十万,恶战之下,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助阵,退敌十余次。后金兵效诸葛拜东风、火烧连环船才得以逃脱,韩梁以弱小兵力阻敌48日之久。 金兵逃走,梁红玉不但不居功请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一义举,使举国上下,人人感佩,传为美谈。朝廷为此再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七年后,梁红玉随夫出镇楚州,由于战乱浩劫,楚州已遍地荆榛,军民食无粮,居无屋,韩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士卒同甘共苦;夫人梁红玉亲自“织薄为屋”;驻守楚州时,“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绍兴十一年(年),岳飞被害,韩世忠夫妇力争不得,愤然辞官,归隐于临安西部马螣梅园。养花种瓜,“淡然自如”以终晚年。十年后,夫妻相继抑郁而终。 梁红玉后被封赠为邠国夫人。追赠制文中感叹梁红玉和韩世忠“富贵莫终于偕老”。 其事见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韩世忠列传》、《续资治通鉴》及诸碑文。 钱彩在《说岳全传》赞曰: “百战功名四海钦,贤哉内助智谋深。而今风浪金焦过,犹作夫人击鼓音。” 又有联赞: 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 巾帼不让须眉者,史上非红玉莫属。半壁江山之谓,贴切中肯,不为谬赞。 翻阅本地县志,亦发现有此类女中英豪,只不过时乖运蹇,功竟不成。 (一)寡妇城觅古 《广灵县志》康熙本“寡妇城,在县东七里,相传夫毙锋镝,妻筑城以居,遗址见存。” (康熙广灵县志) 则考之,现今位于西河乡村北米处,原城垣呈方形,面积约4万平方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8-0.10米,地面遗物有:西汉五铢钱范(县馆藏)、刀币、布币及大量绳纹灰陶片。为汉城遗址。 相传汉代一将在与匈奴交战中中箭死于广灵,葬于洗马庄。其妻誓欲报仇雪恨,乃于此地筑城一座,招募女兵,操练习武,待机而攻。其城两门四楼,城内建有营房、校场等。后来女主病故,壮志未酬,其城故废。后人遂称此城为寡妇城。(《广灵县志》) (寡妇城为图中所圈位置) 那么,这座城池究竟建于何时,这位巾帼英豪之事发生在什么时期呢? 翻开历史我们查找汉代对抗匈奴的历史,一是在汉高祖之时,即有名的白登山之围。前年,匈奴围攻马邑(朔州)始,韩王信降而陷太原郡;高祖反击冒进被围于大同白登山(今大同东北马铺山),后被困于山上的陈平见山下扎营的冒顿对新得的阏氏十分宠爱,朝夕不离,经常和阏氏一起骑马出出进进,浅笑低语,情深意笃。于是陈平向刘邦献计,从阏氏身上打主意,便重贿匈奴单于爱妾阏氏,始得脱险。 而后采取和亲政策,约定“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无离,臣主相安,俱无暴逆。”,但冒顿单于屡次违背盟约,对边界进行侵扰劫掠活动;此其一。 其二,元光二年(前),武帝部署30万大军于马邑(今山西朔州)设伏,拟围歼单于本部,因泄密未果。汉与匈奴的战争自此揭开帷幕。元光五年,武帝发率万人治雁门,域内筑长城东西百余里;元光六年春,武帝遣车骑将军卫青等兵分四路,各率万骑击匈奴于沿边关市,双方互有胜负。此后,匈奴多路南下,掳掠渔阳、辽西、雁门等北边诸郡。从元朔二年(前)起,匈奴被汉朝反击亡北。 参考境内遍地的诸多汉墓群(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