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历本文作者 高经建,年出生,年2月加入山西铁路建设兵团,年10月回城当工人,年2月考入北京化工学院自动化系。毕业后从事金融科技工作,年移居加拿大。 原题 年 王小平高考舞弊案 作者:高经建 高考是人生进入社会的第一道门坎儿,无数年轻人为了跨过这座门坎儿而持续数年努力学习。然而,也有极少极少的人想通过高考舞弊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隋唐产生科举制度到现在的高考,一直就有考场舞弊的事情发生,期间出现过不少舞弊案。在清朝光绪十九年,也就是年,发生了一件科举舞弊案,这个案件是科举制废除前最后一桩科场案,这就是鲁迅的祖父周福清科场案。不过清朝末年是多事之秋,周福清的脑袋就保住了,案件由此被搁置起来。到光绪二十七年,也就是年时,周福清被释放了,不过此时的周家因科场案已经彻底没落。 到了现代的高考,也总是不断有考场舞弊事件被曝光。今年高考的陈春秀事件(又称为山东聊城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事件)被媒体披露,就是一起极为恶劣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引起社会公愤。 年,我参加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就在这次高考中,发生了王小平高考作弊案。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多年,此案印象还是很深刻。 年高考,山西雁北一个叫王小平的考生,平时似乎学习不怎么样,高考却放了卫星,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和后来成为国家总理的李克强成了同学,当时北大法律系还有大名鼎鼎的薄谷开来。 年4月,王小平的名字上了报纸,成了高考作弊案的主角。王小平高考作弊案调查结果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先后报道,详细揭露了王小平作弊经过。 作弊者王小平,党员,是山西省广灵县的一名插队知识青年,他串通县教育局长、县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官贵和第四试场正监考员刘以义等人,策划了“拆封偷题”“两套试卷”“找人代考”和“考场作弊”等四套方案。临考前,他们最后选定了场外答卷、传递答案、内外配合、考场作弊的办法。几科考试,虽然监考员不同,但作案手段相同,都是把考题偷到场外,枪手答题后,再传回王小平手里。王小平终于以“优异成绩”混入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法律系。 年4月报纸所登新闻事后调查发现,王小平的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四门答卷,均属作弊。这是一起有预谋、有计划的违法活动,这起高考作弊案情节严重,手段恶劣,涉及人员之多,活动范围之大,策划规模之广,都是前所未闻的,牵涉此案的多达二十余人。此案被群众揭露并经调查证实后,王小平被北京大学除名退回山西广灵,广灵县委对其开除党籍。 王小平不过是个插队知青,何以有这么大的胆量,这么大的能量,调动起一群舞弊者为其鞍前马后奔走效力?不久,有人为我揭开了谜底。 年暑假结束,在返校的火车上,很巧和我的发小鲁薇坐在相邻的座位。 鲁薇和我差不多七八年没见面了,这次在火车上意外相遇,还是有很多可聊的。那趟火车是夜车,我们几乎聊到下半夜。除了叙旧,说的最多的就是当时的大新闻王小平高考作弊案。 鲁薇是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77级的,自然对社会热点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