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5334051.html 点击 2母女联手,剪出众多重磅作品▲王守萍、安海燕展示剪纸 热爱剪纸的王守萍与安海燕,都十分注重技艺的学习与研究。 “即使是上学和参加工作后,我都仍在坚持经常练习剪纸,不断追求剪纸技艺的精益求精。”王守萍说,与此同时,她也虚心向老一辈剪纸艺术家学习,多方拜师学艺。 她还曾多次前往拜访有“民间毕加索”之称的福建漳浦县的剪纸艺术大师林桃,并经常向剪纸艺术家郝秋珍、吴秀林、李金柱、梁盛萍等请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守萍逐渐掌握了“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的剪纸线条造型,“层层垒高”或“隔物换景”的剪纸构图造型,以及夸张、简洁、优美且富有节奏感的剪纸形象处理方法和单纯、明快的剪纸色彩协调比例等等,成为了一名剪纸高手。 “剪纸的创作过程,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经过现实生活‘真’,向艺术的‘美’演化、深化的过程,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心理和对美的追求、体现的过程。”在王守萍看来,剪纸艺术要得到充分的展示,不仅在于手法的表现,而且在于内心情感的积淀和迸发。 王守萍的女儿安海燕,在传承传统剪纸艺术的同时,还热衷于结合新时代的元素,创新剪纸艺术。 年1月,母女俩历时半个月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长20.09米的《百牛迎春图》,创下了国内牛类剪纸之最。王守萍说,创作《百牛迎春图》起初,是想向亲朋好友拜年,后来有感于当时中国经历的众多重大事件,希望剪更多牛,来祝福厦门的朋友们。 ▲《清明上河图》(局部) 后来,她们又耗时半年,创作完成了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 这件作品长8.5米、宽0.6米,共容纳了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人物多人,牛、马、驴、骡、骆驼等60多头,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树木多棵…… 仔细一看,她们不仅剪出了人物的外形,连同五官、神态、动作都剪出来了,一些细微之处,如毛发,也维妙维肖,原来,那是她们拿着眉毛剪一根一根地剪出来的。有行家甚至说,跟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几乎没有区别。 这件作品一经问世,就为国内数十家媒体所 3致力传承,让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剪纸多年,王守萍、安海燕母女还不忘传承这门艺术,以便让更多人学习并发扬光大。 “‘画中有戏、百看不腻’的剪纸艺术古老而神奇,是一门历史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这些老艺人有责任、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王守萍说。 在“海燕剪纸艺术工作室”里,到处张贴着孩子们创作的剪纸和绘画作品。王守萍说,她们倡导的“剪纸艺术从娃娃抓起”,面向社会广为收徒,截至目前,已累计收徒千余人。 ▲海燕剪纸工作室小小学员们的作品 年3月,在王守萍的指导下,其所带最大12岁、最小4岁的10名徒弟共同创作完成了长6.6米、宽0.8米的剪纸作品《雷锋长卷》,中央电视台以《福建厦门10名小孩剪“雷锋”赞“爷爷”年轻时很酷》为题对此进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