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古往今来,我们这片古老的华夏土地,曾经涌现过多少的仁人志士,他们的故事令人感动,他们的精神令人折服,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去感受人生的五味杂陈! 名人简介 陈毅(年8月26日-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今日主播:张春霞 广灵第一小学 点击绿色图标听故事陈毅小时候的故事年8月26日,陈毅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五岁那年,父亲送他去私塾念书。私塾老师叫毛崇芝,是个老秀才。他学问渊博,教学严谨。学童如果不守纪律,不完成课业,他责罚严厉,因此学童们见了他有点害怕。但陈毅却并不畏惧这位严师的管教,他对那些极为难懂的文言诗书似乎有着特别的爱好,而且他似乎有着一般儿童所没有的超常的记忆力。老师所数的子曰、诗云,他只要回家读三遍,就能琅琅背出。老祖父见陈毅如此聪慧,也常常给他点儿小奖励。这样,陈毅对念书、背书更感兴趣,他常常把那些要背的篇目背得滚瓜烂熟为止。 在私塾里,每到背书的时候,常常有不少学童因背不出而受到塾师打手心的惩罚。然而陈毅却从未尝过打手心的滋味,因为别的学童背不出的,他都能从容而流利地背出来。老师对那些背不出的学童说:“你们要好好向陈毅学学,他年纪比你们小,背得这样熟,你们年龄比他大,却背不出,难道不羞愧吗?”在私塾里,陈毅念了一年多的书,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虽然他并不理解这些篇章的意义,但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由于他聪慧好学,成绩优秀,便被同窗学友们称为“小神童”。 陈毅小时候家境贫寒,学习非常刻苦,他给自己立了个规矩,每天练一百个大字,二百个小字,写不完就不吃饭。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买纸,陈毅就用米汤在草纸上写字,等字干了,然后再用。用这种方法写下去,一张草纸可以反复使用许多次,日子一长,陈毅写的字变的好起来,得到老师的表扬。 陈毅刻苦练字,没多久,在班里的一次写字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同学们问他练字有什么诀窍时,他在草纸上写了个“一”字.他笑了笑说:“练字就要从‘一’练起.老师说,写好汉字离不开横、竖两个一,一横一竖练好了,练其他的字就有基础了.练字也要一笔一画的练,一点也马虎不得.” 陈毅小时候不仅刻苦练字,还酷爱读书。他总是把书带在身边,有空就看上几页。如果发现了一本好书,那简直比遇上什么都高兴。有一次,他到一位亲戚家去欢度中秋节,进门就看见了一本自己很想读的书。于是,他忘了步行几十里路的疲劳,躲到一个屋里专心地读起来,一边读,一边用毛笔批点。他完全沉浸到书中去了。亲戚几次来催他吃饭,他也舍不得将书放下。亲戚只好把刚蒸好的糍粑和糖给他端来。谁知他嘴里吃着糍粑,注意力却在书上,糍粑本该蘸糖吃,他却把糍粑伸到砚台里蘸上墨汁往嘴里送。过了一会儿,亲戚又给他端来面条,见他满嘴都是墨,便喊众亲友。大伙一瞧,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毅却平静地说:“吃点墨水没关系,我还觉得肚子里的墨水太少了呢!”就这样,陈毅凭着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长大后成为一个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中国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国家副总理和外交部长,他的卓越风采和光辉形象永远闪耀在共和国的浩瀚星空。 名人诗句 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互动环节 亲爱的同学们,《名人故事》中的陈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请你用几句话来谈谈你的感受吧!请在下方留言,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张老师在这里等着你们! 如果你们喜欢这个故事,请动动手指点个赞,也请帮忙转发给更多喜欢听故事的小朋友或家长。记得把名字留下来,赵雪雯小语名师工作室每期都会为坚持听故事并留言的小朋友和家庭颁奖,评出“金耳朵奖”和“悦读e家称号”,快来点赞参与吧! —END—编审:张春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