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月31日早晨,“秋千哥”李玉斌戴上安全帽,系好保险绳,固定好随身携带的检修工具,在工友们的辅助和目视下,翻出桥面,蹲坐在悬在大桥外的一块狭长木板上,开始进行他10年来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一项工作:和铁路大桥“并肩”,吊在离地40多米高的空中,对桥梁的钢构架托架进行保养和检修。

李玉斌坐在悬空的木板上对桥梁人行道钢构架托架进行检修。

李玉斌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工务段杨连第桥隧工区工长。他所负责检修的“杨连第桥”(陇海铁路八号桥),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观音堂至硖石段,始建于年,桥高47米,长.5米,跨越深谷,是陇海线上 的桥梁。这也是一座以 一级战斗英雄杨连第的名字命名的“英雄桥”。年,在修复陇海铁路八号桥时,铁道兵战士杨连第机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修桥任务,荣获“登高英雄”的称号。

更令李玉斌自豪的是,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曾经是这座“英雄桥”上的检修工。在前辈的熏陶和英雄的感召下,李玉斌从部队退伍后就选择了铁路,并主动申请调到杨连第桥隧工区,成了杨连第桥的第三代守护者。10年来,他精心养护桥隧设备,无论是桥梁检修,还是隧道打冰,脏活、累活、险活他都抢着干,成为一位业务娴熟、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工长。

李玉斌(中)与工友一起在大桥内部检查钢梁桥的连接零件。

桥梁工的艰辛,李玉斌最清楚。他们的工作不仅在桥面上,更多时候还要经常处于悬空状态,或坐或蹲,给梁体的人行道下的钢构架托架检查和除锈、刷漆。这是桥梁工的必修课。

别看李玉斌吊在高空作业潇洒自如, 次“荡秋千”时也吓得够呛。他说:“刚开始师傅不让干活,只让上架坐着体验,感觉就是脚下无根,左右无着落,除去心理因素不说,由于大桥位于两山之间的一处风口地段。稍微一用力,木板便在半空中晃动不定,作业时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

李玉斌在大桥内部检查钢梁桥的连接零件。

春运期间,旅客运输任务繁忙,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列车通过大桥,检修任务繁重。每年春节,李玉斌都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应急值守。

从踏入工区 天起,李玉斌年龄最小。10年后,“秋千哥”依然是工区最年轻的工长。

一列火车从杨连第桥上驶过。

李玉斌的工友将作业需要的木板抬上杨连弟大桥。

对桥梁枕木螺栓进行检修。

复紧桥梁枕木螺栓。

李玉斌在大桥内部检查钢梁桥的连接零件。

对桥梁人行道钢构架托架进行检修。

李玉斌踏上悬空的木板准备检修。

李玉斌坐在悬空的木板上进行检修。

李玉斌和工友们在作业间隙吃午饭,同时布置饭后打冰作业的工作安排。

结束了作业的李玉斌(左二)和工友们一起返回工区。

占领制高点捕捉闪光点

⊙王颂

《“英雄桥”上的“秋千哥”》是新华社河南分社摄影记者李安拍摄的一组人物新闻照片。拍摄的主体是一位叫李玉斌的铁路桥梁检修工。

桥梁检修工是铁路部门中一个很不起眼的工种。其工作职责就是负责铁路沿线桥梁、隧道和涵渠的养护维修任务,包括换枕、除锈、涂装和更换人行道板等,为铁道线排除隐患,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记得新华社老社长穆青说过一句话,新闻要先占领“制高点”,再捕捉“闪光点”。所谓“制高点”,也可以理解为新闻的“大背景”。上50岁的人大多听说过 一级战斗英雄“杨连第”这个名字。但未必有人知道,在没参加 之前,他就已经在修复陇海铁路时荣获了“登高英雄”的称号,并参加了全国劳模会议。更鲜为人知的是,杨连第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后,铁道部将他曾经修护的陇海铁路八号桥,命名为“杨连第桥”,这也是我国铁路线上 一座以人名命名的桥梁。李玉斌所负责施工的正是这座“杨连第桥”。而且他是继爷爷和父亲之后,“英雄桥”的第三代守护者。

特定的主题和背景,是这组照片的新闻由头和看点。而用“秋千哥”的时尚词组来描绘铁路检修工的工作状态,则为这组图片报道增添了受众感兴趣的新鲜信息。

据铁路部门的同志介绍,记者拍这组照片并不容易。大桥处于深山峡谷之间,作业面又在桥梁中间的桥基下方,拍摄难度很大。其实整个施工内容很单一,但拍摄者还是捕捉到了一些“闪光点”,从各个环节上抓拍了一组画面真实生动、场景丰富的图片,多角度展示了施工环境的艰苦和“秋千哥”充满惊险与挑战的施工过程,图片具有较强的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

尤其是几张无人机拍摄的大场景,解决了拍摄位置受局限的问题。有人说无人机航拍的照片都是大场景,其实大场景只是航拍的一种拍摄角度。米的高度叫航拍,5米的高度也是航拍。这组照片经新华社编发后,采用较好的恰恰是几张用无人机靠近施工者的中近景照片。

这组照片的拍摄者李安,是新华社河南分社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不过四五年时间,肯学习钻研,也很能吃苦。从这组照片中,可以看出她在影像敏感、现场应变能力以及摄影技法运用等方面的综合业务素养。

入选作品(点击查看):

报道摄影大赛1|彭子洋《双城养老记》

报道摄影大赛2|郭立亮《隧道"穿山甲"》

报道摄影大赛3|朱兴鑫《空中生命线》

报道摄影大赛4|傅拥军《"黑科技"来了》

报道摄影大赛5|王伟伟《雄安新区的"双十一"》

报道摄影大赛6|把"爱和坚强"吟唱到生命终点

报道摄影大赛7|民间英雄一个反扒者的日常

报道摄影大赛8|风雪中绽放芳华

报道摄影大赛9|动车"美容师"

由人民摄影报社与中共广灵县委、广灵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域美广灵杯“美丽中国”报道摄影大赛开始向全国摄影人征集 作品。本次比赛将历时一年,通过人民摄影报官方网站征稿。赛事详情见人民摄影网(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中科白癜风微博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