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那为情而疯的女人 文/沧海水滴(房丽华)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常常会在在街上看见一个个头不高身材偏胖,皮肤有点黑的三十多岁的女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梳两条长的过臀的长辫子上扎两根红头绳,走起路来脚步很轻,有点像舞台上的青衣迈的小碎步,给人的感觉怪怪的。有一次放学路上又遇到她,她穿一件红色的小翻领料子短上衣,蓝色的裤子,黑帮白塑料底布鞋,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照样迈着那小碎步,好像路上就她自己一个人似的目空一切的走着,脸上一直挂着一种微笑,由于好奇,我从对面到擦肩而过不停的打量她,和我同行的一个小伙伴说:“你转学刚来不知道,那个女人有精神病,再看小心被她骂。”我半信半疑的心里嘀咕“看起来挺亲切的一个人,真的有精神病吗,会骂人吗?”虽然这么想,但以后见了再也不敢离的太近。 上初中以后离家比较远,我就骑自行车上学,由于放学比较晚,看见她的次数就少了,但总还是能见到,她依旧是老样子,面带微笑,即像漫无目的的走着,又像为了某一个原因似的不停的走。一次下课闲聊,和她同村的同学听大人说,她家住在离县城5、6里的一个村里,小时候念书特别好,和同龄的人比,算个有文化的人,后来和一个外地来的一个代课老师恋爱了,可家里不同意硬是把他们拆散了,还给她找了同村的一个人家嫁了,不久那个外乡人也走了。她虽然已经有三个孩子了,但生活并不幸福,慢慢的精神就有点不正常,除了生病不能出来外,其余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会步行10多里路到县里先是汽车站,然后就是满大街的转悠,大家都说她在等那个外乡的代课老师,生怕他回来后找不到自己,所以每天都会到县城里来接他。听了这些我忽然很同情她,敬佩她。 后来的几年我到外地上学,放假回来除了帮妈干点家务,走走亲戚,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还要打点临工,也很少有时间出去玩,几乎就没见过她,甚至也忘记了她的存在。再次见到她是我工作以后的一天,她还留着两条长长的辫子,只是头发已有些花白和凌乱,看得出好几天没有梳理过了,身上的衣服也没有那么干净了,一边走一边嘴里不停的小声说着,手还不时的比划着,让人一看就知道她精神有问题,只是人们都不知道她为何而疯。看着她我有一种莫名的心痛:琼瑶笔下的爱情悲剧其实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同情她怜悯她却又爱莫能助,或许在这样的境况下,《廊桥遗梦》的男女主人公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丝卡对待爱情的态度是最明智的吧! 最后一次见她是我结婚后的几年,当时是个夏天我领着儿子在街上玩,看见附近围了一圈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凑过去看,结果看见正是她被人们围着在唱歌,虽然还梳着辫子,头发却乱蓬蓬的,脸也是脏兮兮的,也看不出有多长时间没洗了,整个样子让人不忍心看。多么想对她说一声:”快点回家吧“,但终究也没说出来,于是我转身走开了,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或许她的家人无法照顾管束她,还是就根本不去照顾她?多么可怜的女子啊,那该是多么深厚的忠贞的感情啊!竟让自己的大半生都活在了梦幻与遥遥无期的等待之中,如果她深爱的那个男人知道了又会如何呢?他们当初又有着怎样的约定呢?都说心中有爱的女人是幸福的,她的幸福又在哪里呢?难道是因为爱的太深?爱一个人是幸福的,思念一个人同时也是痛苦的,当爱变的无望、情变的难舍时更是可悲的!安妮宝贝说过一句话“当水流到深处就会没了声音,当感情太深厚就会变得淡薄”。或许对待感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爱放在心里,让那份甜美的回忆去温暖自己的心境,用心灵去对话,默默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