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31/5972056.html< 我是结了个“假婚”吗? 丈夫:李涛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广灵县大队专职队员 妻子:刘秀秀灵丘县下关乡教师 “等等,我们要去训练了。”“等等,我们要去执勤了。”“等等,过年正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等等,我们这几天正搞消防演练。”“等等,最近正是关键时期,我们要随时待命。” “等等……”李涛自己都不记得对妻子说过多少个等等了。就连孩子生病,也没能回去看看,而他能给妻子的只有电话里的嘘寒问暖。妻子常常抱怨说结了个“假婚”,慢慢也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做家务、习惯了和孩子两个人吃饭、习惯了中秋没有他的“团圆”……现在,她只会说:“你注意安全,我会经营好这个小家,你要保护好大家。” 一个是日复一日,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救援处置突发事件,一个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默默地坚守着各自的岗位,互相鼓励、并肩作战,共叙温馨绵长的故事。 “我欠她太多了” 丈夫:张正伟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云中路消防救援站战斗班长 妻子:刘姗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三桃乡三桃村乡村教师 公里的距离,一年只能相见一次,堪称现代版牛郎和织女,这就是爱情模样吧。张正伟能安心在大同消防一干就是10年,并多次被支队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士兵”“优秀带兵班长”的背后是妻子的无私奉献和无怨无悔的支持。 一年一次回家探亲,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我欠她太多了。”六个字里包含了多少愧疚和心疼,一回到家,他就开玩笑地说,壮劳力回来了,你就歇着吧。但妻子舍不得他干活,让他好好歇着。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要定期去家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她身兼数职,老师、妈妈、爸爸、妻子、女儿、女婿、儿子、儿媳,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在他们家,她就是整片天。她说:“我宁愿多付出一些,让他在工作中少惦记我们一些,能平安回来探亲,就知足了。”看似朴实的愿望,却反映出作为消防救援人员这个职业的危险性。 “说一不二,但妻子除外” 丈夫:陈艳强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云冈路消防救援站指导员 妻子:田静大同一中高中教师 陈艳强,山东人,骨子里就带有说一不二的性格。工作中,只要是对的,他一定会坚持到底,但他在妻子面前,就是“怂”的那个。 他常说:“俺媳妇不容易,对我们来说,从来没有‘下班’这个词,媳妇既要管孩子,还要顾老人,更有一群学生要操心。你说,咱还能跟她说一不二?我不听她的听谁的?”妻子田静,作为一名高中生物老师,平时备课、判作业、写教案……还要管家里的大小事情,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但她说:“嫁给他的时候知道消防救援人员顾不了家,但是他有责任心,对孩子、对父母、对家很上心,这就够了。我只希望他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次出警能平安归来。”作为夫妻他们理解彼此的不易,珍惜彼此之间的情谊。工作上互相鼓励,共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初心;生活上风雨同程,互敬互爱,用彼此的真心和爱心诠释了幸福的内涵。 她是场外“教师” 丈夫:力创才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二分队分队长 妻子:梁医院急诊科护士 “因为有她,我在工作中更有动力。”力创才说。 年3月8日,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面向社会招录首批消防员,力创才负责现场组织调派工作。当天,医疗机构派出一支保障队伍,梁艳就是其中的一员。茫茫人海中,力创才和梁艳相互凝视的一眼,让两人碰出了爱情的火花。梁艳虽是急诊科护士,但在消防救援支队,还有个特殊的身份——“场外指导员”,她利用休息时间,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指导消防救援人员应急救护措施、规范现场心肺复苏动作、解答常见急症与意外伤害急救注意事项,她说:“他安全了,他的队友安全了,我才放心。”一个身着“火焰蓝”,一个身穿“天使白”,他们用温暖和爱经营着“小家”,更以忠诚和担当守护着“大家”。 公里串起两颗心 丈夫:彭飞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浑源县大队政治教导员 妻子:李亚平山西大学教师 9载相濡以沫的日子里,彭飞和李亚平之间虽然缺少了日夜相伴,但是他们坚守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公里铁路线串起了两颗心。 丈夫不在家的日子里,李亚平用坚韧独自扛起扶老育幼的重担,照顾老人、抚育幼子,工作忙碌、家事繁琐,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因为要独自照顾家庭,她时常奔波在单位和家庭之间,细细算来,9年时间在路上花费了3个小时、行程10余万公里,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默默奉献中诠释着一名贤内助的人生价值,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她常常对丈夫说:“只要你干好工作,平安归来,就是对这个家最好的照顾。”细心的丈夫彭飞深知妻子的辛苦,一有时间,总会给妻子拨个电话,送去问候,遥寄相思。结婚9年来,彭飞夫妻两人在生活上同甘共苦、共担风雨,工作中互相交流、彼此支持,共同书写了“火焰蓝+教师”的美满佳话。 用行动默默支持 丈夫:张鹏宇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和瑞街消防救援站指导员 妻子:刘英大同二中物理老师 加入消防救援队伍的13年来,他把时间基本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消防事业,作为一名消防救援人员,你问他灭火救援的知识、消防安全知识……他都能对答如流;作为一名指导员,你问他哪个消防救援人员思想开小差、哪个消防救援人员最近训练不积极……他都牢记于心,张口就说;作为一个父亲,你问他孩子最近功课怎么样、有什么想法……他沉默了。 他说,妻子的付出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付出的心血更多,为了让孩子们考上心仪的大学,加班给孩子讲题、判作业是家常便饭,就是这么个大忙人,家中厨房漏水需要重新装修,从设计规划到与装潢公司交涉商议,最后购买建材,都是她一手操办的,丈夫回家还以为走错了。作为妻子,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就这样用行动默默地支持着。 本报记者王辰龙 版式:李湉舒 山西法制报 更多平台了解一下 山西法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