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审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首批试点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逐步在部分县域、开发区和晋城全市域开展改革试点,年在全省推行。发布会上,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蔡汾湘表示,山西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企业和民众办事更加便捷,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条例》共29条,不分章节,主要规定了《条例》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一枚印章管审批概念、工作制度和原则、政府及部门职责、印章管理、优化审批服务、部门衔接、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条例》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部门间协调不畅、审管衔接不够明确、审批监管不够有力、办理流程不够规范、服务涵盖面不够广等问题,做到了简洁明了、有效管用、特色明显,确保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突出“小灵快”的特点,通过“量身定制”解决实际问题,对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条例》明确要求集中审批部门要减少环节、整合材料、缩短期限、优化流程,同时还对关键节点作了明确规定,如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规定容缺受理机制、向基层延伸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等。为切实厘清部门责任,在集中审批工作上形成完整的链条,《条例》在明确划分集中审批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工作衔接也作了明确规定。 据了解,市县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变“物理集中”为“化学反应”,市县平均将行政审批窗口由近五十个整合瘦身为十几个;审批人员由多人精简至人左右,行政成本大幅降低,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来源:山西农民报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