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pf.39.net/bdfyy/jdsb/200316/7805810.html 截至今年9月底,山西省90%以上的行政村初步实现干净整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1%,创建了个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成了一批美丽宜居乡村。 农村人居全国都在抓,山西的特点是什么?带着这一问题,穿行在深秋的三晋大地,越过层林尽染的村寨,记者从乡亲们绽放的笑脸中看到了答案。 我的厕所我做主 “改好后比城里单元楼的卫生间还大气,城里的儿媳妇、小孙女回来后也不抱怨上厕所脏了。”王青云是山西省翼城县南唐乡桥坡村人,也是桥坡村改厕的示范户,在政府补贴的政策下,她自己在市场上挑选了比较高档的坐便器和蹲便器,另外又多安装了个小便池,买了自己喜欢的地板砖、PVC墙板吊顶,大约投资了元,政府验收合格后给她家补贴了元。 翼城县将这一做法总结为“五步走”,即群众自行采购厕具、村“两委”协助施工、监理方监督质量、县乡村三级验收、政府定额补贴。 桥坡村改厕工作中,政府共补贴12.4万元,农户自己投入改厕资金则达30多万元。这一办法,群众积极性较高、户厕改造率高、改厕标准高,改造率已经达到95%以上。 “比城里单元楼的卫生间还大气,我们老百姓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改。我们村这次改厕是一家比一家好,一户比一户干净,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厕所革命。”王青云获得感满满。 年6月,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乡12个行政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原则启动农村厕所革命。 后李家山村等偏远村庄,无厕屋的简易厕所占到80%,修建厕屋,配套三格化粪池和厕具,连接管道管网,确保冬季厕所能正常使用,一座厕所改造下来基本上在元以上,政府补贴元至元,资金存在较大差距,村集体经济薄弱也无法承担。 后李家山村集体统筹使用奖补资金,以补贴沙子和水泥的办法,动员没有厕屋的村民自己购买红砖,组织工程队统一施工,整村改造按期完成。东坪村则鼓励村民自己动手改造厕所,村民自改厕占到改造厕数量的39.6%。 长治市上党区在改厕中,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制定标准、指导技术、检查监督、验收考核及资金拨付,改厕的主体是各村,在统一改厕模式前提下,厕具的选择、工程队的确定、工程的进度,全部授权于村级组织,由村民说了算。20个示范村座旱厕改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交付使用。 三个地方的做法,核心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起农民的主动性,发挥了农民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做好人的工作,让农民掏腰包建设美好家园可以事半功倍。 据了解,山西明年将推广翼城桥坡村的做法,采取农民改厕、政府资助,直补到户的方式,来推动全省的厕所改造改造。 多措并举引钱来 年,河津市成为山西省农村污水综合处理试点县市之一。河津市按照国家财政部提出的PPP模式运作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运城市生态环境局河津分局和山西省黄河万家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资本方经过多轮磋商,签订了框架协议,采用BOT运作模式,总投资2亿多元,资本金.61万元,河津市人民政府股权为10%,三家公司股权为90%。项目包括污水管网及生活污水处理站两部分,污水管网总长.7公里,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19座。 介休市积极吸引企业家回村任职,实施村企联建等办法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共有多名能人进入农村“两委”班子,家联建企业共投入资金万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该市畅通路桥公司董事长董增荣担任西堡村村委会主任以来,为西堡村投入余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村绿化面积达平方米,村民的健身、休闲环境得到很大提升。 绵山镇坂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温锦滨,也是一名民营企业家,他先后投入万元实施整村街巷硬化、煤改电、土地整理开发等民生工程,成立了农村集体股份制合作社,致力于打造介休市郊“田园综合体”和坂地村美丽乡村建设。 昔阳县针对乡村清洁存在的队伍难保证、运行费用高、实际效果差的现状,每年投入资金万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昔阳县万通清运公司负责全县乡村清洁工程,实现了乡村清洁市场化。 无论是河津和昔阳的市场牌,还是介休的乡情牌,都起到了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作用。 据介绍,三年来,除山西省省级财政投资近50亿元之外,市县财政和社会资本也大量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如大同市财政两年拿出22亿元撬动各类投资34.9亿元,持续开展乡村环境提升工程;太原市晋源区投资4.6亿元重点打造了18个村美丽乡村建设。阳曲、广灵、侯马等38个县(市、区)的垃圾治理采用了市场化城乡一体运营。 变废为宝可持续 长治市屯留区紧紧抓住垃圾分类终端体系建设,探索形成了可腐烂垃圾沼气化处理模式,创造性地运用“内加热+外保温”的做法,通过集中供热+地暖管、沼气锅炉+地暖管、电加热+地暖管三种模式,有效破解了北方冬季供暖的难题,并运用三种模式建成规模不等的沼气处理站15座,可覆盖处理12个乡镇个村的可腐烂垃圾和40多个养殖场的畜禽粪污。同时,配套建成11个公共茶炉和8个便民浴室,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又让群众用上了清洁能源,还带动了有机循环农业的发展。 由此,沼气处理站成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支点。上村镇王庄村依托沼气综合处理站,结合村庄绿化和改厕、污水处理的配套推进,挖掘和提升现有的农家乐,成为了一个集花园、菜园、果园、公园、游园、乐园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吾元镇西岭村投资90余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雨水排入河道,污水经过处理后排入河道,粪便收集后投入沼气池,达到了雨水、污水、粪便“三水分离”的目的。 李高乡北宋村等小容量沼气站修建了公共茶炉、公共浴室,给群众提供“一壶开水”和洗浴福利;老军庄村将寄宿制小学、组织场所办公楼全部纳入取暖范围,新增取暖面积余平米;王庄村增设的沼气发电机组,将产生的电用于村内路灯照明,节省了开支,方便了群众晚上出行。 同时,沼气综合处理站还作为“上联养殖业、下接种植业”的桥梁,在屯留探索出了“规模养殖-沼气处理-有机种植”的循环农业新路径。王庄村开工建设了5个平方米的香菇大棚,发展油葵亩,养殖肉鸡只,同时规划建设了万头规模养猪场,在有机高效循环农业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长治市沁源县建设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采用高温好氧微生物生化处理技术,将回收的餐厨垃圾经过分拣平台分拣、粉碎、压榨、自动输送等一系列流水线操作,加工成有机肥原料(营养土),着力打造了“餐厨垃圾分类回收——高温好氧集中制肥——农业有机种植——重上居民餐桌”的循环链条,目前处理规模为5吨/日,每月产出有机肥余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实现了沼气发电。 截至9月底,山西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行政村比例达95.2%,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率达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我们采取周例会、月调度通报、公布监督电话和约谈等工作机制,下一步将出台《全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农村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式户厕改造建设技术规范》,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杨忠说。 由此,在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的有序推进中,一个又一个晋风晋韵村落成为黄土高原上靓丽的风景。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李鹏中国农网、农民日报记者吴晋斌 监制:李朝民编辑:李慧斌 长按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