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有人说,月薪5万的西二旗人活得却如月薪5千一般。

西二旗,几年前还只是北京北五环外的一片荒地,如今已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最蓬勃的地方之一。无数年轻人来到这里,成为码农(程序员)、PM(产品经理)、小编。耳机、口罩、电脑包,是他们统一的装备。

在网络上,他们自嘲“阿迪Gap优衣库,鼠标键盘二手房;饭店上食堂,下班骑小黄;破双肩包贵电脑,旧衣旧鞋新手表。”——在“西二福尼亚”,他们都是西二旗人(Shlchir)。

北京西二旗地铁站,上班的人群。这些在北五环之外奔忙的年轻人多是这里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员工,他们被称为西二旗人。

百度、神州数码等位于西二旗地铁站西侧,附近一座大厦的地下美食广场是这一带西二旗人的最爱。将近中午12时,他们便排队从路东的烽火科技大厦走到路西,几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此时与百度大厦一条马路之隔的麦当劳已人满为患,年轻人成群结队,一边吃一边谈论着工作或是八卦。来早的占座位,来晚的打包带回公司。

对西二旗人来讲,上下班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画面感。有的人坐上班车,或是玩手机,或是眯个觉,等待着回五六公里外“亚洲最大社区”之一——回龙观或是更远的家。满载西二旗人的大巴经常被堵在因堵闻名的著名“景点”——后厂村路上;有的人骑着二手电动车,把身子缩在挡风被里顶着初春的寒风往回走。另一些人戴上耳机和口罩,背着电脑包,骑着蓝、黄或橙色的共享单车,穿梭在狭窄的自行车道上……然后爬上天桥,汇入往地铁站方向去的人群中。新的一天来临时,这些路线全部倒置,不变的是他们的装备和步速。

晚10时,百度科技园,做产品运营的应晓冬刚下了网约车订单,准备打车回家。在西二旗,加班到凌晨并不少见。

西二旗人似乎对加班情有独钟,“西二福尼亚”每天可以活跃20个小时。地铁站附近的路口晚10时还拥挤,百度晚11时还有班车,滴滴司机凌晨还有不少活儿。凌晨1时走出公司的西二旗人,除了头发乱点儿、眼镜脏点儿外,脸上一点愁容不见,仿佛享受着深夜加班的某种快感。他们愿意坚持把某个项目做完,坚持把某个bug解决。

对西二旗人来说,加班不仅意味着打车报销,更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能有能力买下一套北京的房子。依照《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估算,后厂村码农们若连续3年年薪近百万元就有可能落户北京。对于不少西二旗人来说,没有户口似乎还是缺少了归属感,也影响下一代。他们愿意为了这个“小目标”而奋斗,成为一个在北京有存在感的人。即便无法在北京买一套房,他们也会惦记着在老家投资一套房产,支撑在北京的日子。

卫衣、运动裤、宽松牛仔裤是西二旗人身上常见的元素。

上地十街东路口,涌出地铁站的人群。

中午12时30分,百度科技园食堂,静静和朋友吃铁板饭。

中午1时,新浪总部大厦楼下,一些员工在等外卖。外卖是许多员工午饭和加班餐的主要选择。

百度科技园内,吃过午饭的员工在踢毽子。

下午6点,后厂村路,远处的高楼群是回龙观新村、融泽嘉园等小区。那里是西二旗人的聚居地之一,被称为“睡城”。

7时,西二旗人排队走下班车,雨天的车窗上布满了水滴。

后厂村路路口,一名男子骑电动平衡车过马路。据说这里以名字土和堵车闻名。

晚高峰时的地铁西二旗站公交站,等车队伍一直排到西侧天桥下。

新浪通勤车内,做技术工作的李伟在座位上发呆。早晚高峰,这些通勤车载满乘客堵在路上,成为这里的一道风景线。

家住回龙观的联想工程师谢忠旭在天桥上眺望车流,如今27的他5年前来京,下班后除了到邻近的大学跑步,就是与电钢琴和吉他为伴。

重获直视他人的勇气

⊙李峥苨(中国青年报图片编辑)

实习生是一种需要强大内在驱动力的工种。大学生离开校园,走进一间陌生的办公室,除了需要尽快掌握工作内容,还要记得时刻带上自己的目标,找准时机跳入快速运转的流水线,否则接下来的几个月很可能只是枯坐等活儿和无序空转的痛苦循环。

媒体实习生更是如此。除了尽快具备进入工作状态的专业素养之外,来到媒体的年轻人通常怀揣着观察社会、走近他人生活的期待,突破对社会的单薄想象和短暂的人生阅历,超越眼前一目了然的生活,或许只差一个选题的距离。

北京的西二旗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最蓬勃的地方之一,聚集了百度、新浪、网易等多家互联网巨头。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经过无数次筛选,来到这里成为互联网“民工”。走入西二旗的第一天,所见所闻就已经让大学生杨子怡感到激动:午餐时间麦当劳里一齐涌入又很快退场的格子衬衫、运动裤,后厂村路口潮汐一般涨落的大巴及自行车的洪流………一篇好文章或许在那一天就已经初具雏形。然而从北京东二环的报社办公室到北五环外的西二旗,她花费了不短的时间。

杨子怡的目标很明确。为了进行纪实摄影来到媒体实习,她早早就开始四处寻找选题,主动要求独自前往义乌采访。一段时间后,她带回了一些故事,拍回的照片却远离故事里的人和事,许多只能成为文字报道的补充资料。

看着那些显然是在犹豫和慌张中拍下的背影、侧面和建筑轮廓,我想起了曾共事过的实习生,也想起了自己。在思考哪些画面能穿透不同的社会认知和生活经验、清晰而真诚地传递信息之前,如何鼓起勇气站在陌生人面前,邀请他们展示自己的生活,同时平静地接受来自他人的质疑、信任、愤怒和喜悦,或许是年轻的我们在拍摄中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作为习惯了用“码字”和“表情包”传情、接打电话都感到压力巨大的年轻一代,纪实摄影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学习、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外地采访进展不算顺利,义乌商贩的生活毕竟离大学生太远。决定拍摄西二旗后,杨子怡找到了自己擅长的节奏:在朋友圈、微博上打听、搜索,和这些经历与自己相近的年轻人反复沟通。许多人置之不理,在擦肩而过时对她举起的“大块头”投来尴尬的眼神。也有人尽力帮助,将生活和工作空间都向镜头开放,和她从公司食堂的饭菜聊到在家乡买的房、迟迟落不下来的北京户口。

或许在真正决定带着相机走入一种陌生的生活时,困难才刚刚开始:送走加班到凌晨的西二旗人,又为拍摄地铁站早高峰在麦当劳里彻夜蹲守;冒雨在天桥和车站街拍,和地铁保安打游击;被拒绝、被要求删照片……进入越深,遇到的障碍越多。但此时,她照片里的人物逐渐开始面向镜头,留下耐人寻味的表情。对年轻的记录者而言,这或许是比照片传播的流量数据更有价值的成就。

杨子怡中国青年报实习生

入选作品(点击查看):

报道摄影大赛1|彭子洋《双城养老记》

报道摄影大赛2|郭立亮《隧道"穿山甲"》

报道摄影大赛3|朱兴鑫《空中生命线》

报道摄影大赛4|傅拥军《"黑科技"来了》

报道摄影大赛5|王伟伟《雄安新区的"双十一"》

报道摄影大赛6|把"爱和坚强"吟唱到生命终点

报道摄影大赛7|民间英雄一个反扒者的日常

报道摄影大赛8|风雪中绽放芳华

报道摄影大赛9|动车"美容师"

报道摄影大赛10|"英雄桥"上"秋千哥

报道摄影大赛11|"冰临"城"下

报道摄影大赛12|乡村路上的特色景观

报道摄影大赛13|多少不眠夜只为他人眠

报道摄影大赛14|带20个孩子上春晚

由人民摄影报社与中共广灵县委、广灵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域美广灵杯“美丽中国”报道摄影大赛开始向全国摄影人征集优秀作品。本次比赛将历时一年,通过人民摄影报官方网站征稿。赛事详情见人民摄影网(







































白癜风手术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