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1日,广灵法院被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单位授予—年度山西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在全省法院系统中,仅两家法院获此殊荣。 年以来,广灵法院在院党组带领下,通过不断努力,在青少年司法实践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不断的探索中凝聚了宝贵经验,并将这种积累在工作中予以传承和发扬。如今,法官们不仅圆满完成了各项审判任务,而且在切实保障未成年被告人合法权益、强化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帮教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广灵法院对犯罪中涉及到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依法严惩犯罪分子,尽量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未成年人犯罪,在法庭审理阶段、法庭教育阶段、法庭宣判阶段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程序,使少年法庭审理程序规范有序,又具有少年法庭的特色。一是注重庭前调查,深入了解未成年人过去的表现、思想作风、道德品行、家庭情况及社会影响等,发现被告人的个性特点,从而做到在庭前基本掌握被告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主观恶性程度、危害大小及归案后的心理变化等,为选择审理方式、方法奠定基础。二是有的放矢搞好开庭审理。在庭审方式上,对那些主观恶性小、人身危险性不大,偶然失足或一时失去理智、后果又不十分严重的少年被告人,大胆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对于那些抵触情绪大,不积极配合庭审或犯罪后果较为严重的少年被告人,不但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庭,而且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庭审中,控、辩、审三方充分行使职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少年被告人的犯罪原因,指出其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共同努力使少年犯放弃对抗、配合庭审,认罪服法,接受改造。在庭审阶段,针对少年被告人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等情况,因案制宜,寓教于审、惩教结合,要求法官做到对待少年被告人“像母亲对待孩子,像老师对待学生,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自始自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针对在庭审中恐惧、紧张的青少年犯罪分子,采用“圆桌审判”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体现法官们致力于“教育、感化、挽救”的真情。三是认真办案,重视回访。对那些犯罪较轻、危害不大,确有悔改思想的未成年犯,充分考虑从轻、减轻的法定情节,在实际量刑时得到了从宽处理,进一步引导未成年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 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广灵法院特别注重家事纠纷案件中涉及未成年人利益的处理,特别离婚案件中最大的受害者是未成年人的特点,院党组积极完善了一系列家事审判工作机制、制度建设,引入了专职调解制度、心理疏导制度等等,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意见、选择,同时,从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角度出发帮助双方解决实际困难,尽量将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伤害降到最低。 在执行工作中,广灵法院注重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抚养费的执行工作,执行局从不含糊,不仅在时间上,能做到随到随执行,而且执行到位率力争达到%,不打折扣。对其他涉及未成年人利益案件的执行,也是想方设法,极尽所能。 同时,广灵法院把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挽救工作延伸到法庭之外,积极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的联系,共同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法官们先后赴广灵一中、广灵二中、华电希望小学等学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提高学生法律意识;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法院、法官工作、生活,并指导学生们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在乐趣中把握知识;开展“美丽乡村行”法制宣传活动,给予留守儿童法律上的帮助、关爱。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倾听他们心声,给他们送去法律知识,耐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使他们感受到来自法官的亲人般温暖和关怀,受到了师生们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为了更好地延伸便民利民服务工作,广灵法院于年7月在县涧东新区成立了“法官工作室”。“法官工作室”法官利用社区近民优势,多次在社区内开展未成年人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注重与未成年人心理沟通,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 被授予全省“青少年维权岗”称号,既是对广灵法院以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将来继续完善青少年维权工作的鼓励。今后,广灵法院将继续为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强化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尽职履责,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维权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