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顺风车、招聘求职、本地服务、房屋租售、生意转让、汽车交易、二手物品、优惠信息、农林牧渔、寻人寻物等等点击进入...... 年3月12日编制完成了《广灵县县城老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灵县县城老城西北东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规划方案规划布局合理,地块指标规划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经过认真的研究与评议,符合相关规划、规范技术要求,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大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公示,公开征求广大市民及社会各界意见。 公示时间:年3月15日 公示期限:年3月15日-年4月11日 《广灵县县城老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公示主要内容: 一、人口、用地规模 广灵县老城片区规划范围内现状人口为2.4万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70hm2。 二、老城片区城市空间结构 片区整体规划结构:轴线“两主、两次”;中心节点:“一主、一次、两节点”;“四片区”规划结构。 轴线规划为“两主、两次”分别为沿广泰路、府东街形成东西向两条发展主轴,沿延陵路、壶泉南路的次发展轴。 节点规划为“一主、一次、两节点”,“一主”指延陵路与广泰路交叉口结合广场构成老城区主商业中心,“一次”指延陵路与府东街交叉口形成商业次中心,“两节点”指沿府东街东西两侧结合居住片区形成片区中心。 片区规划为“四片区”,分别为老城商业片区、东部居住片区,西部居住片区以及北部市场片区。 三、用地布局 老城片区总用地为.70hm2。总用地内居住用地95.50hm2(主要指的是二类居住用、商住混合用地)占总用地的37.9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9.82hm2,占总用地的7.87%;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45.29hm2,占总用地的18.00%;道路交通设施用地31.90hm2,占城市总用地的12.67%;;公用设施用地用地面积为1.54hm2,占总用地的0.61%;绿地与广场用地57.65hm2,占城市总用地的22.90%。 (一)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老城片区内居住用地总面积为95.50hm2,占规划区总用地37.94%;根据老城片区现状以及城市规划发展要求,本次规划居住用地主要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住宅建筑开发主要以多层为主。 规划老城片区总容纳人口规模为2.4万人,根据片区规划结构、片区内主干道路网划分围合以及实际开发规模,片区整体划分为四个组团,规划以住宅建筑以多层为主,规划安置人口2.4万人。 (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老城片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依托延陵路、壶泉南路、府东街沿线布置,(具体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规划片区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19.82,占到总建设用地7.87%,主要包括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结合实际建设情况,主要沿延陵路、壶泉南路、府东街规划布置。 (三)商业服务业设施布局 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布局主要沿片区延陵路、延陵路西侧平行步行街及与之东西向交叉道路沿线布置,呈轴带布局形态,形成片区重要的商业服务设施廊道,在重要交叉口路段形成大体量的、高标准的商务办公楼。规划在老城区老城片区新建一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设施,主要为全县重要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设施。 规划老城片区内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面积为45.29hm2,占总用地的18.00%,主要包括商业设施用地、娱乐康体设施用地以及其它服务设施用地。 (四)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31.90hm2,包括城市道路用地、交通枢纽用地与交通站场用地。 城市道路用地面积28.60hm2,主要指规划片区内,城市交通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 交通站场用地面积为3.30hm2,主要指社会停车场用地;规划集中社会停车场用地两处,根据老城片区整体布局功能结构,一处位于次中心附近结合广灵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布置,占地面积为m2;一处位于老城片区西侧区域,(具体位置详见道路规划图内容),结合公建设施布置,占地面积为m2。 社会停车场统计表 名称 位置 占地规模(m2) 可停车标准(辆) 市场停车场 纬四路府东街交叉口 县城西侧停车场 纬一路广泰路交叉口 (五)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老城片区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1.54hm2,占总用地面积的0.61%,主要包括供应设施用地、环境设施用地、安全设施用地。 1、供应设施用地 规划片区内供应设施用地面积为0.52hm2,主要为现状通信设施用地占地面积为0.52hm2。 2、环境设施用地 规划片区内环境设施用地面积为0.51hm2,主要为规划老城片区东南角三中南侧环境设施服务用房。 3、安全设施用地 规划结合新建消防站位置布置安全设施用地,占地面积为0.51hm2,位于广泰路南侧,县委党校北侧。 (五)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老城片区内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57.65hm2,占总建设用地的22.90%,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 1、公园绿地 规划公园绿地面积为14.85hm2,规划中部片区综合公园一处,占地面积为6.09hm2;街头绿地共9片区,总占地面积为8.76hm2。 2、防护绿地 规划防护绿地指沿规划片区主要道路两侧均规划绿线,道路红线宽度在30米及以上者,规划道路路线为20米,道路红线不足30米的,规划道路绿线10米。规划总防护绿地面积为40.71hm2。 3、广场用地 规划广场用地一处,占地面积为2.09hm2,位于片区东部位置,紧邻木槽涧河,府东街北侧位置。 四、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规划目标 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保障规划区的供水安全; 规划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合理配置管网并留有余地,为城市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2、用水量计算 确定规划区自来水总需水量约为.7m3/d。 3、管网 对现状老化、落后的给水管道进行改造,并与外围新建给水管道形成完善的系统,将规划范围内的供水管网建设成环状管网,管径按照整个区域的用水量来布置,避免日后重复建设。同时规划范围内给水管网和水厂之间应有2根以上的水管相连,以保障供水的安全、可靠。新建供水管网应满足消防用水要求,室外消火栓应按距离不大于m,保护半径不大于m布置。 4、节水措施 加强节水宣传的力度,普及节水知识,并提高节水设施的使用,加强对给水管道检查和维修,防止给水管道漏水。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县城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放进入城南水库中,污水排入市政管网中最终进入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处理后一部分排入城南下河湾水库,一部分中水回用。 2、污水系统工程规划 片区污水量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量按平均日生活用水量的85%计算,生活污水量为m3/d,污水排放总量为m3/d。 3、污水管道的布设 片区整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污水管道铺设沿纵向城市主干道壶泉南路、延陵路、南外环铺设排水干管,管径为DN—DNmm,横向沿城市道路铺设污水次干管与支管,最小管径为DNmm;管线铺设形态为“非”字形,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排放最后在滨河西路与南外环交叉口处汇总,直接排向污水处理厂。 (三)燃气工程规划 1、燃气气源 规划在平舒大道与北外环交叉口处东南方向规划一处天然气门站,占地面积为m2。 2、用气量 居民生活人均耗热指标为MJ/人·a,公建用气量按居民生活用气量30%计算,未预见量按照总燃气用量5%计算。民用燃气气化率为%。 规划区人口规模为2.4万人,则 规划区总用气量为.1万MJ/人·a,天然气的低热值为36.72MJ/m3,则规划区年需要天然气.8万m3/a。 3、供气管网及设施规划 规划区内采用中压管网供气,管道设计压力为0.4MKPa。规划修建0.4MKPa/0.MKPa天然气中低压调压站,调压站可埋地设置或地上设置,每座调压站供气规模不应超过户,服务半径不超过0.5Km,共修建中低压调压站8座。 沿规划区主要道路修建0.4MKPa天然气中压管线,管径DN~DNmm,管道采用环形布置。 (四)供热工程规划 1、热源规划 现状老城片区平舒大道与纬三路交叉口西北方向修建一座热电厂—长青热电厂,规划供整个广灵县城,本次片区热源为该热电厂。 2、热负荷预测 片区供热普及率为95%,住宅建筑建筑面积为95万m2,公共建筑建筑面积为80万m2,需要采暖总负荷为MJ。 3、管道敷设及设施规划 供热管网采用闭式系统、枝状布置,由长青热电厂至各换热站铺设为一级管网,采用高温热水供回水温度为℃-90℃,由换热站至用户为二级管网,使用温度为95℃-70℃的热水,管网敷设采用直埋方式。 按换热站布置在供热负荷中心,每个换热站的服务面积10-20万m2的原则,片区规划换热站14座,以满足供热需求。 (五)电力工程规划 1、电源规划 规划区电源引自城西KV变电站接老城片区KV变电站,通过片区划分来分片区采用10KV中压配电网提供。 2、负荷估算 北片区居住组团住宅建筑面积为95万m2,公建(包括商业公共服务设施)面积为80万m2。规划各类建筑预测负荷共:37.10MVA 考虑负荷同时率取0.7,规划实际计算负荷为:26.0MVA。 (六)电信工程规划 1、局(所)的规划 规划片区电话电缆从延陵路、壶泉南路、广泰路、滨河西路接城市电话电缆干线。 2、负荷的估算 规划片区总电话线20门。 (七)环卫工程规划 1、生活垃圾量预测 到规划人均生活垃圾指标为1.36kg/人·d,则老城区生活垃圾产量为32.64t/d。 2、垃圾收运系统规划 规划老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形式,垃圾收集点的各类垃圾收集容器应采用不同颜色,并设立明显标志,分别标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送往广灵县的垃圾分选中心分选,按其材料性状不同进行细分,分选出的利用价值较高的废品作为工业原料,剩余部分可卫生填埋。医院及有关部门产生的危险废物要求单独存放和收集,进行集中焚烧处置。 《广灵县老城区西北东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主要内容: 一、人口、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预测老城区西北、东北片区人口规模为1.5万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70hm2。 二、本次规划地块空间结构 本次规划区主要为老城区西北片区、东北片区,空间结构主要为“一轴、一廊、两带、多点”。 “一轴”分别为沿广泰路形成的老城区交通、生活发展主轴; “一廊”沿壶泉南路形成的景观视线通廊,该廊道南侧直达广灵县国家级文保单位水圣堂,北侧直到山体,视线通透,沿街两侧建筑富有特色,未来随着老城区的改造,逐步打造成为广灵县城区主要景观街道; “两带”主要指规划区西北片区一条冲沟形成生态景观带及东北片区沿木槽涧河形成的生态景观带; “多点”指规划区各轴带交汇处结合老城区重要景观、文化开敞场所形成的生活、景观、休闲活动场所。 三、用地布局 规划老城区西北、东北片区总用地为.7公顷。用地构成主要为居住用地,用地规模为82.76公顷(主要指的是二类居住用、商住混合用地)占总用地的52.9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9.09公顷,占总用地的5.81%;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5.92公顷,占总用地的3.78%;道路交通设施用地21.71公顷,占城市总用地的13.88%;公用设施用地用地面积为1.36公顷,占总用地的0.89%;绿地与广场用地35.61公顷,占城市总用地的22.76%。 (一)居住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布局兼有改造与新建,规划采用街坊式布局,一般居住小区为四周道路围合的最小居住单元或几个居住单元组成,若干居住小区构成居住区。结合规划区现状社区分布,规划居住区划分为两个社区。 规划区西北片区社区:依托规划区西北片区范围,主要为新村整治改造范围结合现状多层住宅小区。可容纳0.7万居住人口。规划区东北片区社区:依托规划区东北片区范围,主要为城中村三庄村及部分城区居民,规划可容纳0.8万居住人口。 (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老城片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依托广泰路沿线布置,规划片区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9.09公顷,占到总建设用地5.81%,主要包括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 (三)商业服务业设施布局 1、用地布局规划 根据最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是指主要通过市场配置的服务设施,包括政府独立投资或合资建设的设施用地。规划增加R2/B11商住用地,住宅商业兼容比例上限为20%。 2、商业设施用地 规划片区商业设施用地形成“城市级——社区级”两级结构,主要沿广泰路、壶泉南路、以及各规划片区主干道两侧沿线布置,呈轴带布局形态,形成片区重要的商业服务设施廊道,在重要交叉口路段形成大体量的、高标准的商务办公楼。规划在老城区老城片区新建一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设施,主要为全县重要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设施。 规划老城片区内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面积为5.9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78%,主要包括商业设施用地、商务设施用地、以及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3、商务用地 商务用地面积为0.24公顷,保留在广泰路的广灵支行委员会设施。 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主要指保留的规划区西北片区广泰路西侧加油站设施。 (四)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为21.71公顷,包括城市道路用地、交通枢纽用地与交通站场用地。 城市道路用地面积21.15公顷,主要指规划片区内,城市交通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交通站场用地面积为0.56公顷,主要指社会停车场用地;规划集中社会停车场用地两处,根据老城片区整体布局功能结构,一处位于次中心附近结合片区文体设施、幼儿园设施布置,占地面积为平方米;一处位于老城片区广泰路沿线,广灵供电公司西侧,占地面积为0平方米。 (五)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规划老城片区公用设施用地面积为1.3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89%,主要包括供应设施用地、环境设施用地。 规划片区内供应设施用地面积为0.76公顷,主要为现状广灵县供电公司设施用地。规划片区内环境设施用地面积为0.59公顷,主要为规划区西北片区西侧环境设施服务用房。 (六)绿地与广场用地 规划老城片区内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为35.6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2.76%,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 规划公园绿地面积为8.60公顷,规划西北片区结合冲沟两侧绿化修建居民休闲绿化公园设施,在东北片区木槽涧河西侧,修建沿河景观绿化公园设施。 规划防护绿地指沿规划片区主要道路两侧均规划绿线,规划北外环过境公路两侧防护绿地为20米,城市道路两侧规划控制道路绿线10米。具体根据道路两侧建筑整改具体控制,道路两侧新建建筑规划控制10米绿化带,规划总防护绿地面积为25.19公顷。 规划广场用地三处,占地面积为1.82公顷,一处为县城活动中心广场,两处为壶泉南路景观道路沿线两处小型活动场所。 四、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规划目标 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保障规划区的供水安全; 规划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合理配置管网并留有余地,为城市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2、用水量预测 确定规划区自来水总需水量约为.7立方米/天。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县城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排放进入城南水库中,污水排入市政管网中最终进入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处理后一部分排入城南下河湾水库,一部分中水回用。 2、污水系统工程规划 片区污水量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量按平均日生活用水量的85%计算,生活污水量为.1立方米/天,污水排放总量为.1立方米/天。 3、污水管道的布设 片区整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污水管道铺设沿纵向城市主干道壶泉南路、延陵路、广泰路铺设排水干管,管径为DN—DN毫米,横向沿城市道路铺设污水次干管与支管,最小管径为DN毫米;管线铺设形态为“非”字形,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排放最后在滨河西路与南外环交叉口处汇总,直接排向污水处理厂。 (三)燃气工程规划 1、燃气气源 平舒大道与北外环交叉口处东南方向规划一处天然气门站,占地面积为平方米,作为广灵县城气源。 2、用气量 规划区人口规模为1.5万人,则 规划区总燃气量为.6万MJ/人·a 天然气的低热值为36.72MJ/m3,则规划区年需要天然气.9万m3/a。 3、供气管网及设施规划 规划区内采用中压管网供气,管道设计压力为0.4MKPa。规划修建0.4MKPa/0.MKPa天然气中低压调压站,调压站可埋地设置或地上设置,每座调压站供气规模不应超过户,服务半径不超过0.5公里,共修建中低压调压站5座。 沿规划区主要道路修建0.4MKPa天然气中压管线,管径DN~DN毫米,管道采用环形布置。 (四)供热工程规划 1、热源规划 现状老城片区平舒大道与纬三路交叉口西北方向修建一座热电厂—长青热电厂,规划供整个广灵县城,本次片区热源为该热电厂。 2、热负荷预测 片区供热普及率为95%,住宅建筑建筑面积为9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需要采暖总负荷为67MJ。 3、管道敷设及设施规划 供热输配系统采用一、二次热水两级系统,一次网参数采用/60℃的高温热水,二次网供回水温度为75/50℃(暖气片)或45/35℃(地暖),热网与用户连接方式为直接连接。供热主干管应尽量敷设于供热负荷较大的地区,提高热能利用率。供热管道埋设在人行道冰冻线以下,覆土厚度控制在1.8米。按热力站布置在供热负荷中心,每个热力站的服务面积10-20万平方米的原则,规划区新建5座热力站。 (五)电力工程规划 1、电源规划 规划区电源引自城西KV变电站接老城片区KV变电站,通过片区划分来分片区采用10KV中压配电网提供。 2、负荷估算 规划区居住组团住宅建筑面积为90万平方米,公建(包括商业公共服务设施)面积为20万平方米。 规划各类建筑预测负荷共:21.2MVA 考虑负荷同时率取0.7,规划实际计算负荷为:14.8MVA。 工业用电根据未来入驻工业性质具体计算,规划预留接线口,本次用电量不予统计。 (六)电信工程规划 1、局(所)的规划 规划片区电话电缆从延陵路、壶泉南路、广泰路、滨河西路接城市电话电缆干线。 2、负荷的估算 该区容量为:8门,电话交接箱分别为~0门,落地安装。 (七)环卫工程规划 1、生活垃圾量预测 规划人均生活垃圾指标为1.36千克/人·天,则老城区生活垃圾产量为20.4吨/天。 2、垃圾收运系统规划 规划老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形式,垃圾收集点的各类垃圾收集容器应采用不同颜色,并设立明显标志,分别标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送往广灵县的垃圾分选中心分选,按其材料性状不同进行细分,分选出的利用价值较高的废品作为工业原料,剩余部分可卫生填埋。医院及有关部门产生的危险废物要求单独存放和收集,进行集中焚烧处置。 附注: 1、本图仅为示意图,方案以最后审批为主; 2、如对以上公示内容有意见的,请在公示日起15日内向广灵县政府提出书面意见或发送至邮箱。 监督- 邮箱:sxdtglcjj .白癜风治疗方法中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