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教育联盟的优质课程资源辐射共享,鲁迅学校办学联盟联合打造“鲁迅精神”、“鲁迅文化”的教育品牌,华东师大一附中教育集团深化委托管理模式,帮助新建校、薄弱校快速提升办学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学生喜欢的好学校,虹口区在小学、中学学段,组建了10个不同形式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联盟,并积极探索和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各学区、集团的资源优势互补和特色发展,回应老百姓子女“上好学”的迫切需求。 虹口区义务教育学段首批试点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学校 1.“三新”教育联盟 “三新”教育联盟成员学校为广灵路小学、广中路小学、柳营路小学、第六中心小学、多伦同心小学、崇明路小学、第一中心小学、中州路第一小学、四川北路第一小学、四川北路第二小学。 2.扬帆教育联盟 扬帆教育联盟成员学校为红旗小学、丰镇路第一小学、凉城第一小学、凉城第二小学、凉城第三小学、凉城第四小学。 3.虹口四中心教育集团 虹口区四中心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为第四中心小学、宏星小学、民办四中心实验小学、曲阳第三小学。 4.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为上外附小、凉城第一小学。 5.小班化教育联盟 小班化教育联盟成员学校为幸福四平小学、柳营路小学、唐山路第一小学、张桥路小学、祥德路小学。 6.华东师大一附中教育集团 华东师大一附中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为民办新华初级中学、华师大第一附属初级中学。 7.复兴教育集团 复兴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为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复兴实验中学、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 8.北外滩校际教研联盟 北外滩校际教研联盟成员学校为长青学校、继光初级中学、霍山学校。 9.分层递进教学联盟 分层递进教学联盟成员学校为华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虹口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市五中学、丰镇中学、澄衷初级中学。 10.鲁迅学校办学联盟 鲁迅学校办学联盟成员学校为民办迅行中学、鲁迅初级中学。 过程管理、资源整合,扩大办学覆盖面上海市教委于年8月发布“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时间表和路线图”后,虹口区就积极跟进,制定完善了《虹口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对至年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进行整体规划。 早在年下半年,虹口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三新”教育联盟、扬帆教育联盟、复兴教育集团、华东师大一附中教育集团、鲁迅学校办学联盟、北外滩校际教研联盟6个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单位率先成立,覆盖了16所小学,14所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覆盖率达44.83%。 虹口教育局层面高度重视学区化集团化办的过程管理工作,经常派专员深入学区、集团,与学校管理方研讨工作举措,优化实施方案。并通过阶段研讨推进会的形式,促进经验的提炼和辐射。在年5月召开的小学“三新”教育联盟课程发布会上,进一步推进区域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内涵攻坚、共建共享”。 在专项经费保障方面,虹口区按照市教委的要求,组织了年和年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补助”专项经费申报,并设立了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专项绩效奖励经费,激发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保障了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顺利推进。 在区教育局过程性管理和政策保障下,虹口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逐渐生长发芽、遍地开花。小学学段中的“三新”教育联盟通过“校长、书记圆桌会议”、“教导沙龙”、“总务主任、安全干部实务培训”等项目运作,分享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小学扬帆教育联盟以菜单自主选课的方式,继续深入推进“快乐活动日流动课堂”的运作,还联合江湾社区合作推出了“快乐活动日”社区共享课程。在中学学段中,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也得到深入渗透。华东师大一附中教育集团、复兴教育集团分别就各自核心工作制定合作协议,促进工作推进;北外滩校际教研联盟、鲁迅学校办学联盟频繁开展校际联合教研活动,各学科教研组深入参与、获得专业交流;民办新华初级中学、华东师大一附初中通过托管机制,共有8名教师实现校际柔性流动,青年教师得到了成长。 虹口区将通过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践研究,树立公共治理的理念,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区域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该区不断整合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加强学区和集团内校际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缩小校际差距。 “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区域教育生态,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学生喜欢的学校’。”据了解,该区进一步加强过程性指导和管理,到年,区域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在小学阶段的覆盖面将达到60%以上,中学阶段达到40%以上。 “校本课程”共建共享,教师获成长成立于年9月的“三新”教育联盟,是虹口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先行先试的“领头羊”。该联盟涵盖了下辖广中街道和川北街道地理位置相对就近的十所公办小学,在广灵路小学的主导和引领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合作,联盟学校之间形成了捆绑式发展、集约化运行的办学共同体。 校本课程的共建共享,是“三新”教育联盟开展的首个抱团项目。首先,联盟通过召开分管教导会议和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各校课程建设的情况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具体的共建共享决策。 为此,联盟引进专家资源在专业层面进行引领,各校领导和领衔教师也不遗余力地参与课程研究,并确认了“推出课程发布模板——教师层面和校长层面的专题培训——科目方案和经典一课试讲稿的修改指导”三步骤开展课程共建。 年5月12日,联盟成功举办“走校课程”发布会,发布了《走校课程科目方案集》,成功打造了十门可供共享的优质学生社团课程,如,《巧帧工坊》《漫步方寸间》《花样跳绳》《永不消逝的爱》《民间印染——蜡染》《精心瑜伽》《绿源探秘》《玩转藏书票》《数学好玩——“24点”游戏》《魅力汉字》等。 此外,联盟通过组织研讨式培训、“一对一”诊断式指导,对场馆课程的内容选择、实践形式、核心教育价值、学习材料呈现等进行顶层设计,编辑了10个场馆课程学习材料集,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课程化的设计,并发现和培养了一批课程开发的骨干教师。 “我们一线的老师从前只有教学权,现在却拥有了课程权!我们参与课程决策,承担课程责任。现在我们参与开发的校本课程可以走出校门,走向更广阔在天地,这对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一种更大的担当呢?”广灵路小学的老师刘艳由衷说道。 虹口区小学“三新”教育联盟主任、广灵路小学校长孙爱军表示,通过基准共享、抱团合作,拉小了办学质量的差距。“我们鼓励各个学校在联盟的舞台上百花齐放,百舸争流。让‘和而不同,各美其美’成就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打破办学壁垒,创新集团办学机制早在年,虹口区内三所以“复兴”冠名的学校已形成初步合作框架,年,复兴实验中学、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复兴高级中学以区域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为契机,进一步开展学校共建工作。 在开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试点过程中,复兴教育集团以初中学段为集团建设主要方向,以学校内涵发展为主要目标。围绕“求真”校训创设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围绕现代学校制度研究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围绕学校课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合作。 在此基础上,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复兴高中遴选出优秀教师,为复兴实验中学开展数学思维和文学鉴赏等特色课程的教学,成为复兴教育集团办学的重要举措;教师节活动上,复兴实验中学、复兴高级中学、民办复兴初级中学等三所学校的近名教师,欢聚一堂、共庆教师节,并表彰了在教育教学中作出贡献的优秀复兴人…… 上述活动和案例,在复兴教育集团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工作的一年中可谓是比比皆是。据了解,复兴教育集团已实现跨学段衔接、公办民办合作、多法人组合式的集团化发展,“复兴”的品牌辐射影响力还将进一步扩大,并吸收新的公办初中加盟集团建设。 包括复兴教育集团在内,截止年11月虹口区中学学段已有4个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联盟,如,华东师大一附中教育集团、鲁迅学校办学联盟为集团化办学形态,北外滩校际教研联盟为学区化办学形态,总共覆盖全区初中阶段学校10所。 令人欣喜的是,学区化集团化逐渐打破了各中学之间的办学壁垒,优质资源充分被利用了起来。北外滩校际教研联盟借用继光高中场馆开展教师、学生活动;华师大一附中教育集团开放华师大一附初中场馆设施,为“班班有歌声”等校际学生活动提供保障;继光初级中学对集团内的各校学生开放共享指南针基地设施设备;鲁迅初级中学提供陶艺教学素材,丰富集团内学生的体验…… 此外,虹口不断探索创新集团办学工作,建立了“分层递进五校联盟”,其以分层递进研究为主线,组织华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虹教附中、市五中学、丰镇中学、澄衷初级中学等五所学校组成联盟,将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与推进新优质集群发展工作有机结合,推进优质资源的辐射共享。 据介绍,年虹口区各中学将继续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践,基本实现年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50%初中学校。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金扬沙银屑胶囊 |